2021年,西区行政审批局认真贯彻落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系列决策部署,启动了西区镇(街道)、村(社区)两级便民服务机构“设施标准化、平台规范化、服务便利化”(以下简称“三化”)建设工作,本着“便民、利民、高效”原则,突出“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做好“便民服务+”文章,将基层便民服务与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社会救助相结合,构建起覆盖面广、管理规范、运行高效、便民利企的便民服务体系。
便民服务+社区治理。河门口街道紧紧围绕民生需求,积极探索“便民服务+社区治理”模式,创办了全省第一家由社区成立的社会企业——嘉惠居民服务公司,开办慈善爱心超市,摸索出一套以自治、互助为核心、以公开、透明为特征,以“有治安防范、有维护维修、有绿化保洁、有停车管理”为标准的社区准物业管理模式,破解了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混乱、环境条件差等难题。依托居民服务公司开发就业岗位65个,吸纳55名低收入群众就业,进一步拓宽了困难群众就业增收的渠道,真正把服务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便民服务+养老服务。清香坪街道杨家坪社区便民服务室针对社会老龄化的实际,建立起“线上+线下”智慧管理服务模式。线上,将智慧养老平台与汇聚各类志愿服务资源的“爱心储蓄银行服务站”相结合,通过大数据、物联网和云中心,建立起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托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辖区内80岁以上老人、残疾老人、空巢老人等群体提供健康监测、一键救助、紧急救援、远程照护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线下,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原则,建立以康疗保健、养老养生为主的康和中心,为老年群体提供文体娱乐、聚会议事、膳食服务,将便民服务室打造成社区居民“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邻里中心和温馨家园。
便民服务+智慧管理。清香坪街道金沙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针对建制调整后居民增多、管理不便的问题,探索建立“社区通”“掌上办”智慧公共服务平台,设置了“办事指南”“政策文件”“便民服务”“问卷调查”“返攀登记”“居家隔离”等14个功能性板块和“随手拍”“微心愿”“大家议”“邻里圈”四个互动性板块,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互帮互助、参与小区治理、线上议事、返攀报备等诸多便利,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便民服务+文旅融合。河门口社区结合攀枝花开发建设史,大力挖掘“三线”文化,创办“众创”“爱分享”“雷永‘家’”、三线教育培训中心等4家社会组织,开展社会综合治理、红色革命教育、三线精神体验等服务。社区创办的“背水小道”现场体验教学项目已形成品牌效应,接待学生研学、社会旅客参观和部分体验游客12000余人次。社区组建的永欣居民服务公司收集三线老物件上万件,并全面完成《火红年华》拍摄的协调、安全维护等工作。随着《火红年华》在CCTV-1黄金档的播出,社区居民服务公司接待参观研学人员2000余人。
便民服务+兜底救助。西区在区、镇(街道)两级便民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企业、群众办不成事的问题反映,建立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人员,分级分类处置企业群众反映的“办不成事”问题。2021年度,“办不成事”窗口累计收集受理群众反映问题21个,并已全部办结。同时为重度残障人员、失能无业居民、特殊疾病患者、独居失独老人、孤残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困难帮扶60余人次,临时救助30余人次,司法调解8人次。通过“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很多政策法规有瓶颈而不能办的事,都用心用情地办好了,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近日,西区行政审批局牵头报送的《河门口街道探索便民服务+社区治理模式》被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评选为全省镇村便民服务“三化”建设优秀案例。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9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