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落实和出台双创政策情况。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开展创新创业政策宣传、银企对接、科技交流、研讨会、座谈会、技术培训等活动32次(期),印发资料2.3万份。二是落实税收政策。全年中小微企业共计优惠税额2537.52万元,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52.68万元。三是落实创新创业资金。全年安排专项资金200万元,科技创新资金130万元,就业创业补贴资金1928.38万元。
(二)科技创新实现“四个突破”。
1.项目争取实现新突破。2018年组织包装申报上级科技项目13个,其中,“钛及钛合金材料应用于康养康复产品的关键技术研究”入选攀西试验区第四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获批专项资金2700万元,3个项目获市级立项支持。
2.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2018年成功培育科技型企业9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6.5亿元,技术合同认定1279.8万元,申请发明专利63件,发明专利拥有量40件,新增专利实施项目26项,新增产值3.1亿元。
3.科技金融实现新突破。完成2家企业知识产权评估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落实800万元科技信贷;促成1家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500万元科技信贷意向。
4.科技合作实现新突破。与钢铁研究总院、四川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四川省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0余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促成午跃科技、天脉科技、三帝科技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四川钒钛产业研究院签订攀西试验区第四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科技合作协议;正德科技、三帝科技与四川大学签订产学研科技合作协议;天脉科技、午跃科技、丽新园艺与高校及宝鸡、武汉等地企业签订技术交易合同5个;与宝鸡钛产业研究院签订建设攀枝花钛及钛合金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合作框架协议。
(三)大众创业取得新进展。全年落实就业创业补贴资金1928.38万元,开展就业技能培训669人,创业意识培训412人,创业能力培训322人,城镇新增就业4428人。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全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仅2家,占规上企业的3.85%,占攀枝花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37家的5.4%,在以“三大产业集群”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占比为零。辖区无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无省、市级研发中心、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新载体,与全国全省相比差距较大。
(二)全社会科技投入偏低。2018年,区本级财政科技支出0.056亿元,占同期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亿元的0.62%,离目标差距很大。受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影响,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对研发投入明显放缓。全社会研发投入仅为0.49亿元,科技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发展。
(三)政策和资金引导乏力。目前,西区未出台激励科技创新的有关政策,省、市两级政府虽然出台了许多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但由于西区企业大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的工艺和产品,重大科技专项缺乏载体,申报国家、省、市的科技计划项目难度较大,难以争取到资金支持。
三、2019年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培育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实施《攀枝花市工业强市战略科技支撑行动方案(2019-2022年)》”,以攀西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为重点,组织开展“基于焦炉煤气的钒钛磁铁矿竖炉还原熔分连续一体化工艺”(攀西试验区第二批项目)、“钛及钛合金材料应用于康养康复产品的关键技术研究”(攀西试验区第四批项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集中攻关,加快突破钒钛磁铁矿低成本提取、高效综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瓶颈,推进康养康复钛合金产品,钒钛新材料,3D打印等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方案”,推进攀枝花九叶青花椒、高端花卉、黑鸡枞、金丝皇菊引进试种及培育等重点项目,不断提高我区特色农业科技水平。
2.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专利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加大发明专利申请力度,全年专利成果转化项目达20项以上。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用好用足全市产业扶持资金政策,鼓励企业承接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加强与钢铁研究总院、四川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四川省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促进5个以上合作项目落地。
(二)实施“双创”载体培育计划,推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1.建设高质量孵化载体。深化与宝鸡钛产业研究院的合作,筹备建设攀枝花钛及钛合金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推进“一县(区)一平台”“双创”平台建设。实施国家级、省级孵化器提档升级计划,推动“攀枝花市西区众创服务中心”争创省级众创空间。
2.打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依托攀西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筹备建立攀枝花康养康复器具产业技术联盟。用好用足《攀枝花人才新政七条》,努力促成一批重点产业领域重大项目及团队落地西区。
(三)实施人才新政,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升级。
1.加大各类高端人才引进力度。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对接落实国家、省、市有关人才计划,大力实施《攀枝花人才新政七条》,加强人才引进和合作交流,全年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10人以上。
2.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加强对重点升规培育企业的科技支撑和服务力度,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全年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 6.8亿元以上,技术合同认定全年完成1750万元。
(四)实施普惠政策落实行动,推动发展环境升级。
1.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对接全省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开办部门协同机制,全面实现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5个工作日。
2.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一揽子政策,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发费用按75%的比例实行税前加计扣除,落实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发展、扶持退役军人、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及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等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3.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及四川省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特色试点城市建设,着力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4.扎实开展“双创”活动。组织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创新大赛、青年创业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创富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丰富多彩的“双创”活动,进一步激发全区“双创”活力。强化“双创”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出台进一步推进“双创”发展的政策,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企业及社会积极参与的立体工作格局。
攀枝花市西区科学技术局
2019年4月1日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9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