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上村坐落于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西南部,幅员面积15.84平方公里,下辖3个村民小组,有村民257户1132人。
近年来,庄上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省、市、区工作部署,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全域整治”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西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一份“庄上”样板。
强化党建引领
一是抓好组织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按照“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干群联动”的方式,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党总支副书记、村委副主任为副组长,“两委”成员为组员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建立“总支+党员+村民”三级网格责任体系,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和“门前三包”的责任管理机制,确保工作开展不落一户一人。二是抓好示范带动。组织30余名村社党员干部亮身份、靠责任、展风采、争先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对公共地段、道路两侧、沟口洼边的生活垃圾、杂草枯枝、乱搭乱建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清理整治,开展日常巡查村域范围内的环境情况300余次,发现并处置环境问题50余起,以身示范带动全体村民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列,主动对自家房前屋后、院内院外的卫生进行净化美化亮化。三是抓好宣传引导。组织党员干部通过悬挂横幅、政策宣传群、村庄大喇叭、村民议事会、入户动员等方式,开展150余次“线上+线下”深入宣传,发放宣传册、手提袋等500余份,让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入脑入心入行,引导村民积极主动参与环境整治行动当中,全力营造“人人参与环境治理、人人共享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强化项目建设
一是坚持生态治理。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为抓手,整合各类资金5500余万元,利用沿江闲置土地广泛种植地方树种和特色花卉10万余株,通过清淤疏浚,挖开堵塞,修建拦水坝,安装景观护栏、建设休闲区域等,建成金沙湖沿线花卉苗木体验、拉罗箐河湿地生态景观、庄上生态沟渠三个生态景观带。二是坚持规划布局。对金沙江北侧沿江13.3公里岸线土地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划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严守“三区三线”,锚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标,邀请攀枝花学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区分局等单位开展庄上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修订,描绘出发展思路清晰的规划蓝图。三是坚持项目推动。扎实开展“百村示范、全域整治”行动,按照田园景观化、村庄景区化的思路,硬化乡村道路5.8千米、维修新建水渠3.2千米,整治农村房屋安全隐患40余处。持续开展农村户厕改造、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清理、水环境整治等工作,改厕率达98%,污水治理率100%,垃圾收集处理率100%。
强化制度保障
一是健全“四治融合”。考虑到村民分散聚居多、智能手机多、外出流动人员多的实际情况,实行“党建+网格管理”模式,健全村规民约、红黑榜、村民议事会制度,配齐驻村干部、法律顾问、网格员等专业人员12人,健全村规民约、红黑榜、村民议事会制度,推广使用“川善治”平台,形成“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共建氛围。二是健全长效管护。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由村上出资组建专职保洁队伍,开展日常保洁工作,对村组道路维护、环境卫生保洁、村庄绿化美化进行常态化动态保洁,生产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结合巡河、巡田等工作要求,对村域范围的河流、农田进行常态化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置违规违法倾倒垃圾10余起。三是健全奖励激励。建立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管理制度,建立积分台账,动态管理,实行“月评分、季公示、年奖励”机制,村民以积分兑换生产生活物品100余份,持续开展“美丽庭院”评选,评选出40户环境优美,卫生整洁的家庭,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9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