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工作启动以来,西区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教育保障、养老托育、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等为工作重点,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不断缩小区域、城乡、群体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可及。
(一)推动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完善机构养老服务。西区努力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为抓手,不断推进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已建成养老机构11个,床位811张,其中公办养老机构4个,床位304张,民办养老机构7个,床位507张。二是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建成清香坪、玉泉、河门口、陶家渡、格里坪共建成5个集专业照护、助餐、健康促进、智慧养老、家庭支持、文娱教育服务等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与辖区内的其他养老服务设施形成网络,打造便民利民15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三是聚焦托育机构建设。引导多元主体提供托育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将服务链向前延伸,为0至3岁有入园需求的家庭提供托育服务,实现托幼一体化发展。目前,全区6家机构可提供普惠托育托位350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为2.91个,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明显增强。完成改造托育中心1家(攀枝花市西区桃蹊托育中心),包装储备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3个,拟申请总投资2.25亿元。四是落实育儿补贴政策。自2021年6月起对符合政策条件生育二孩、三孩的夫妇发放育儿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孩每月500元,直至孩子达到3周岁。截至目前,西区累计享受育儿补贴132户,其中二孩127户,三孩6户(同时享受二孩、三孩育儿补贴1户),发放育儿补贴金98.5万元。
(二)着力推进公共教育均等化。西区教育资源由江南向江北转移,教育教学质量呈稳中有升、北强南弱趋势。现有8所中小学校(1所普通高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和3所小学),在校学生生10059人;16所幼儿园(4所公办园、2所企业办园、10所民办园),在园幼儿2022人。一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每年投入140余万元兑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财政补助和学前教育专项奖补资金,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有效满足辖区幼儿入园需求。目前50%、85%两项指标均达到了上级要求。其中,公办、企业办在园幼儿比例达50.79%;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达100%。二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结合西区办学实际,将3个教育集团优化调整为2个,建立健全学校管理、文化建设、教学研究、考试评价、校本培训和交流轮岗等一揽子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注重打破校际壁垒、合理调配资源、推动共同提高,教育集团的整合凝聚作用逐步显现。义务教育质量已连续多年居区县第二位,连续三年获得“攀枝花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区县”和“攀枝花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区县”称号,多所学校获得教育教学质量突出贡献、贡献单位。三是高中教育普特并重发展。以新中考、高考改革为契机,采取“普通高中+艺体教育”的办学模式,努力实现市十二中转型艺体特色发展。2024年,西区高考本科上线在去年突破200人大关后,上线331人,连续两年实现飞跃,刷新上线记录,本科上线率65.29%。
(三)全面提升医疗资源共享化。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9家,其中市级医院1家、企业医院1家、民营医院1家、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1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镇卫生院1家、村卫生室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家、个体诊所65家、医务室2家。现有医护人员160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数505人、注册护士数1099人。一是加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拟定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简称“医疗集团”)建设工作方案,完善集团组织架构和内部管理机制,在上级“六一体”要求基础上,结合西区实际确定了“八一体”管理新模式,在上级“六协同”要求基础上,构建“八协同”的分级诊疗服务新格局。二是提供“一站式”全专结合服务。以医疗集团建设为契机,落实家庭医生居民签约需求,下沉27名专科医师与基层全科医生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妇幼健康等“一站式”全专结合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升级,截至目前,高血压、2型糖尿病、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签约27428人,增加1783人。三是格里坪镇卫生院开展住院服务。格里坪镇卫生院在西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率先提供住院服务,设置床位50张,收治住院117人次,满足农村居民住院需求,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通过分级诊疗、专家下沉等措施,城乡医疗资源更加优质均衡,群众享受到同质化服务,群众就医满意度较往年明显提升。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9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