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深耕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以大漆艺术非遗体验项目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傈僳族高腔”及传承人为依托,积极推进非遗走进校园,使学生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创新。
深挖本土特色,推进非遗走进课堂。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成立漆画工作坊,由非遗传承人倪承霞每周开展漆艺传习活动;打造“海才明”工作室,聘请傈僳族民间歌舞表演非遗传唱人海国英、海才明到学校教授傈僳族山歌、舞蹈、特色手工,丰富社团活动形式;结合民族团结教育,创编《民族团结一家亲》《傈僳歌舞》等校本教材,把民族特色和非遗文化引进课堂、融入教育,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格里坪镇小学校被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今年10月,西区两所学校(市十九小的大漆艺术、格里坪镇小学校的大麦地傈僳族山歌)入选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体验基地。
浸润本土文化,推进非遗融入生活。打造漆画工作室、漆画陈列室、校园漆画文化长廊“两室一廊”文化品牌;将傈僳族歌舞等本土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打造“一墙、三廊、一园”特色校园景观;将傈僳跳嘎和课间活动有机融合,创编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大课间操,在强身健体中传承民族文化;区教育和体育局联合区文广旅局、区文化馆,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助力‘双减’”特色服务,利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校园文化遗产日、傈僳文化绽新花”“传统戏曲进校园”“漆画艺术节”“漆画制作进社区作品展览及现场创作”等活动,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大麦地傈僳族山歌、歌舞与大漆艺术的影响力。
壮大传承队伍,推进非遗走上舞台。增设大漆艺术、傈僳歌舞、川剧、沙画、剪纸等特色非遗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非遗技艺,如,通过创作传统漆画“戏曲面具”,攀枝花三线建设故事、本土特色水果“大漆画制作”,绘制本土文化“漆器 ”,达到“五育并举”,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通过建立微信社群等方式强化学校傈僳族学生家长和傈僳族文化爱好者与非遗工作者之间的联系,拓展非遗传习展示渠道,扩大非遗传承队伍,促进“双减”后素质教育多方向发展和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共建共享。区教育和体育局联合区文广旅局、区文化馆录制大漆艺术宣传视频,创编《傈僳民歌》《傈僳歌舞》等师生同台非遗歌舞节目,参加市、区级文艺节目会演,获得好评,让非遗文化传承走出校园,走上舞台,走近群众,扩大非遗传承影响力,营造非遗文化传承良好氛围。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9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