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网站欢迎你!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全面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可及

发布时间:2025-02-25 阅读次数: 来源:攀枝花市西区发展和改革局

   聚焦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领域,建立完善服务标准体系,围绕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等民生愿景,持续深化教育、养老托育、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一是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养老方面:持续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机构养老服务提档升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养老服务功能拓展、养老服务消费。加快推进攀枝花市西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完成大宝鼎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清香坪街道和陶家渡街道老年助餐网络建设。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已建成养老机构11个,床位811张,建成5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与辖区内的其他养老服务设施形成网络,打造便民利民15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托育方面:落实育儿补贴和托育补贴券政策,引导多元主体提供托育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将服务链向前延伸,为0至3岁有入园需求的家庭提供托育服务,实现托幼一体化发展。改造托育中心2家(攀枝花市桃蹊托育中心、攀枝花市坤宝托育中心),新增普惠托育托位60个,发放建设补助资金60万元。
   二是构建医疗服务体系。推动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建成心电诊断、医学影像等医疗资源共享中心,“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医疗服务。对市二医院(医养示范中心)和玉泉街道初步探索形成的“医院—社区—居家”三级医养体系作进一步推广,打造更多医养联合体。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为契机,纵向链接市二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医疗资源,面向基层养老机构提供专业的医养服务和职业培训,培育一批高素质护理人员和志愿者队伍,拓展“医疗机构+康养服务”“康养机构+嵌入医疗”“社区养老+结对医疗”等医养结合模式。
   三是深化公共教育均等化。立足“线上+线下”“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学+自学”的学习方式,普惠优质发展学前教育。建立健全学校管理、文化建设、教学研究、考试评价、校本培训和交流轮岗等一揽子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均衡优质发展基础教育。通过精准定位,错位发展,多元发展高中教育,创新开发校本教材,分层分类走班实施,突破文化专业发展瓶颈,将高效的“单元模块”植入课堂,构建“教学评一致性”的学科课堂,持续推动“普高+艺体”高中特色教育。
   四是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锚定清香坪街道大水井社区玉松巷1栋1号棚改腾空房作为西区进城务工人员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狠抓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聚焦社区服务项目化,并与社区公司和平台公司合作,针对不同人群和需求设计服务项目,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贯彻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决定和相关配套政策,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聚焦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精准扩面专项行动。做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全面实现将有住院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纳入DRG付费方式改革,提升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审核: 胡波   责任编辑: 王雪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访问量: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910065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1402682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403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