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攀枝花市西区紧扣“工业强市、科技优市”战略目标,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轮驱动”,在攀西地区率先建成高分子产业基地,突破多项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首创技术,加速挺进新材料产业“新赛道”,为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以“新”破局闯新路 共同富裕试验田结出“创新果”
今天(13日)上午,在四川聚友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高分子产业项目现场,一条全长45米的全自动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行——这是我国首条自主研发的非金属托辊自动化生产线,标志着我国在非金属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也为资源型城市攀枝花的新材料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标准化的厂房内,一阵阵规律且有序的机械运转声传来,10余台机械手臂依托Mes+自动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各司其职,根据指令自动投料、自动化加工和工序自动流转。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38亿元,主要生产高性能聚合物、特种工程塑料及复合材料等高分子产品,广泛应用于钢铁、选矿、选钛、钛白粉、煤矿、水泥、化工等行业。其非金属托辊自动化生产线更是集成了智能成型、机器人精密装配、在线激光检测等核心专利技术,实现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效率较传统产线提升60%,产品误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过去一条生产线需要10至12名工人,现在仅需3人监控,真正实现了‘机器换人’。”钢城集团四川聚友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何正江指着车间里有序运转的机械臂说道,不仅如此,该生产线还隐藏了“科技与狠活”,“以高分子托辊为例,其摩擦系数小、自润滑性能高,耐磨性是钢托辊的3倍至5倍,相同工况条件下,使用寿命是钢托辊的2倍至3倍。”
以“高”突破技术峰 高端智造业激活发展“新动能”
同时,该公司还打破传统工艺,开创了钢复合管道行业主要工序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并拥有高速度、高精度的自动化激光切割设备和国内首台套超长管道全自动喷砂系统及攀西地区最大的电加热橡胶硫化装备,提高了效率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
钢城集团四川聚友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吴科瑜介绍道:“我们的非金属托辊自动化生产线是全国第一条非金属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目前,这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满足国家标准,将在攀西地区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该项目的落地不仅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更推动当地新材料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格里坪特色产业园区党工委委员、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常崇山表示:“该项目的投产标志着我们向‘资源深加工+高端制造’转型迈出的关键一步。”
从“传统工艺”的资源型产业到“高精尖新”的新材料产业,攀枝花西区正以创新为笔,推进“三圈九链”产业生态建设。国内首条非金属托辊自动化生产线的投用,不仅是企业的技术突破,更是一座城市向绿色工业、高端制造进军的缩影。
随着“攀西工业强区”战略的深化,这座资源型城市正以创新之笔,在共同富裕的答卷上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9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