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文化艺术工作和文物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组织实施。
2.积极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3.指导全区文学艺术事业和艺术创作与生产,推动各门类艺术事业的发展。
4.组织全区性重点文化艺术活动,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社会主义觉悟。
5.指导全区图文文献资源的建设开放和利用;组织推动图书馆标准化、现代化建设。
6.负责全区的文物保护工作,管理全区文物市场,组织、指导、协调全区考古发掘和文物研究工作。
7.负责开展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整理和申报工作。
8.发现培养各类艺术人才,发挥本地区民间艺术特色,开辟广阔的农村文化征阵地,抓好有特色的、有影响力的基层文化团队建设,繁荣群文创作,扩大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9.承办区委、区政府、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人员情况。
区文化馆共有编制10个,其中:事业6个,临聘4个。截止2020年底在编人员10人,其中:事业6人,临聘4人。
二、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2020年,我单位以绩效目标实现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升资金支出质量,预算绩效管理取得新成效。一是抓好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二是探索绩效跟踪监控,加强过程监控。三是深入开展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对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评价和项目核查。四是强化评价结果应用,组织绩效评价和绩效跟踪监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改进,加强评价结果与项目资金安排的衔接。五是健全绩效管理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努力提高了绩效管理工作水平
三、部门资金基本情况
(一)部门财政资金收入情况。
2020年全年预算数140.04万元(含上年结转项目收入14.7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04.72万元、项目支出35.32万元。1-12月财政拨款收入138.8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拨款103.51万元,占全年预算数的73.91%;项目支出拨款35.32万元,占全年预算数的25.22%。
(二)部门财政资金支出情况
2020年1-12月财政拨款支出总计137.93万元,占全年预算数的98.49%。其中:基本支出103.51万元,占全年预算数的73.91%;项目支出34.42万元,占全年预算数的24.58%。
(三)结转和结余情况。
2020年资金结余2.06万元,其中2020年中央和省补助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省级)结余0.6万元、2019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补助经费0.3万元、其他资金结余1.16万元。
四、部门财政支出管理情况
(一)专项资金分配情况。
2020年度财政项目资金预算下达明细是:
1.中央和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14.42万元
2.免费开放区级配套资金及1个乡镇,6个街道文化站20.6万元
(二)资产管理。
本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制定了合法、合规、完整的资产管理制度,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促进了职责和绩效目标任务完成。截至2020年12月底,固定资产期末账面数原值103.47万元,累计折旧50.84万元,净值52.63万元,其中:通用设备28.3万元,占27.35%;专用设备16.84万元,占16.27%;图书档案45.11万元,占43.59%;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13.22万元,占12.79%。
(三)内控制度管理。
(1)2020年认真落实区财政局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切实抓好本单位财务工作,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人员内控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
(2)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1.加强职责领导,建立工作机制。(1)成立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相关会议进行部署,并制定单位内部控制方案。(2)组织分管财务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参加内部控制专题培训,抓好内部控制风险评估。(3)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2.加强制度建设,实行内部控制全覆盖(1)建立健全预算、收入、支出、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等管理制度。(2)对不相容岗位及职责有效分离和实施,按制度和程序审批。(3)加强审批监督管理。
(四)信息公开。
2020年公开预决算各一次。按照区财政局相关文件要求,及时、有效的在财政局网站公开,公开内容详细,文表结合,便于理解。绩效自评工作完成后将结果放在西区人民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目中公开公示。
(五)绩效监控。
2020年各个项目资金运用规划到点、使用责任到人、作用落实到事,全程监督,分段支付,从而达到项目资金使用合法,手续合规,支付合理。
五、部门绩效情况
(一)总体绩效。
严格遵守各项财经纪律和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公开预决算,自觉接受财政和社会监督。加强财务管理,强化预算编制和执行,有效实施内部监督和控制,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实行“收支两条线”,确保财务收支平衡,加强财产物资管理,保障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和目标任务完成。整体支出平稳,较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效益目标。
(二)主要目标绩效完成情况。
(一)承担区文广旅局综合性工作。
1.开展文旅行业疫情监督检查工作。疫情期间,在局里安排下积极开展文旅疫情防控巡查工作,巡查网吧、KTV、农家乐、星级酒店、游戏厅,发放疫情防控及扫黑除恶宣传资料。
2.配合完成了文旅、文化普查工作。根据文旅、文化普查、及市三线博物馆要求,进行摸底、资料填报、系统填报、资料修改等各项工作,完成填报文化、文物、非遗各项资料180余份。
(二)文化馆工作。
1.创建工作。按照市、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要求,文化馆对照创建指标,以补短板为重点、提效能为抓手,结合实际及时补充完善了工作资料、扎实推进创建各项工作。
2.免费开放工作。文化馆常规工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及创新开展免费开放和艺术门类队伍培育工作。
(1)场馆免费开放工作。现馆内开展免费开放队伍类型有:舞蹈队、合唱团、电声乐队、京剧队、川剧队、综合文艺等15支队伍。因年初受疫情影响馆内免费开放培训次数较往年有所减少。舞蹈培训近90次,声乐与音乐理论授课培训40次,电声乐队排练50余次,基层文化专干培训2次,赛事排练准备80余次;全年各队伍常规培训与排练累计达360余次,参与指导和排练人数累计达15000余人次。
(2)免费指导与编排。安排专业的音乐与舞蹈指导老师对外进行免费指导与编排。受益的单位与企业有: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西区消防大队、川能攀枝花公司、星瑞房地产开发责任有限公司、辖区村、社等多个单位,累计排练达100余次,惠及机关(企业)职工、群众、村民、学生等5000余人次,其队伍也分别在相应的比赛和演出活动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3.文艺创作。创作歌曲《大爱护中华》,舞蹈《苏铁花开》《花开盛世》《又见攀枝花》《咱们工人有力量》《沂蒙山小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阿姊妮嘛瓦踢踢》《色瓦阿缪的铃声》,乐器曲目《雨的季节》《光辉岁月》等11个作品,并都先后搬上了“苏铁剧场”和惠民下基层演出的舞台。
4.流动演出及流动展览活动。开展了进基层流动演出及流动展览活动14场次,分别是进消防救援大队,进企业(金沙江水电站),进村(格里坪村、新庄村、金家村、经堂村、大水井村、庄上村),进社区(路北社区2场、金沙社区、动力站社区2场、河门口社区初心园),同时开展森林防火、防疫、防汛、安全、扫黑除恶、节能减排等相关知识宣传活动,受惠群众达50000人次。
5.文化馆网站数字化建设。已建设文化馆微信端、移动APP端、数字文化资源等,有“信息发布、艺术欣赏、网上培训、活动咨询、咨询指导”等服务功能的网上“文化馆”,满足群众线上线下联动服务功能。
6.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在9-10月将评估定级资料录入全国评估定级评估系统并开展自评工作,11-12月迎接省级和文化旅游行政部门进行线上和实地评估。
7.四防工作。根据中央、省、市、区相关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和文件要求,认真开展了区文化馆的防火、防疫、防汛、防地灾自查工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1.整理旧项目,开发申请新项目。完成了民间折纸、民间糖画技艺2个新项目的调查摸底工作,拟对2个项目进行区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原民间剪纸技艺传承人柳立秀由于身体原因无法进行传承工作,现已寻找到西区清香坪片区攀煤职工王胜作为更换柳立秀人选,待向市级相关部门汇报后,拟进行传承人更换。
2.自然遗产日的展示活动。6月12日,完成西区2020年度非遗自然遗产日展演工作,展演从展板宣传、现场项目展示、民族节目演出组成,现场观看居民200余人,得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3.配合文化馆网站建设,完成文化馆官网特色库资料整理报送。在文化馆官网特色库中,将西区7个非遗项目、503电厂、习风园简介、西区特色照片数十张等非遗展示文字材料和照片上传,丰富了文化馆网站内容。
4.非遗结合“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培训。非遗利用文化馆“菜单式”“订单式”活动开展的契机,在8月上旬及中旬,在西区河门口社区和区文化馆,开办了2期民间折纸技艺传授培训,培训学生近300余人次,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四)文物保护工作。
1.503电厂区划工作。积极向上汇报,协调自然规划局西区分局、格里坪镇、新庄村和金沙水电站、华电集团攀枝花分公司,在现场查勘的基础上进行商讨,最终503地下战备电厂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经区政府同意后上报市局。
2.配合自然遗产日展示,进行了三线文化宣传。利用非遗展板和现场展示开展宣传工作,使辖区居民对西区文保工作现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利于文物保护工作。
3.武官墓搬迁及复建工作。2019年7月,庄上村武官墓搬迁及复建工程完工,验收和审计工作完成;2020年11月将资料和梅子箐水库管理局进行交接完成。
4.开展辖区文物保护点位进行了火灾、防汛的排查工作,暂未发现安全隐患。
(五)亮点工作—新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区文化馆开展的“菜单式、订单式”服务项目是2020年新开展的长期面向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及辖区居民群众的一项免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从5—12月开展了四批共计27个项目423人次3384节课约6768小时。
1.服务效果。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培训对象是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及辖区居民群众,既有儿童、青少年、成年人,也有老年人。在教学中,老师多从入门基础开始教学,再对学员发散性思维进行延展教学、耐心示范及细心指导;学员们兴趣盎然,学习氛围浓厚,课后及时巩固,主动反馈意见建议;老师再根据学员反馈信息,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让所学内容真正发挥实际作用,从而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在全区范围内的蓬勃开展,取得文化惠民效果。
2.特色亮点。
(1)“点餐配送一条龙服务”。在5月开展的第一批播音主持和11月开展的第四批3项服务走进校园和社区,分别是在第37中小学校(小宝鼎)开展播音主持,在格里坪小学开展戏曲川剧、书法培训,在格里坪镇金林社区开展成人舞蹈培训。服务活动中,文化馆根据基层的需求,考虑到学员多、路程远,专门派出老师走进学校、社区,把文化服务送到基层群众身边。
(2)“手语”培训课程最特殊。联合西区特殊教育学校共同举办,辖区群众自愿参与的,课后对学员进行采访后都说是希望在生活中遇到特殊群体求助时能够奉献一己之力。
六、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区文化馆较好地完成了2020年部门预算绩效,一是规范了内部制度;二是通过整体支出绩效自评,一是增强了各项目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二是制定了部门绩效管理办法及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长效机制;三是规范使用项目资金,圆满完成了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根据《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评分,得分96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为“优”。
(二)存在问题。
1.单位对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给考核评价及评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改进建议。
加强业务能力方面的学习培训,增强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切实提高部门预算收支。
攀枝花市西区文化馆 (西区文物保护中心)
2021年6月20日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9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