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单位)基本情况
(一)机构组成
攀枝花市西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机关设有办公室、产业发展股、公共服务股、综合管理股4个内设机构,所属二级单位攀枝花市西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科级、事业)、攀枝花市西区初心园三线建设博物馆(事业)、攀枝花市西区文化馆(攀枝花市考古与文物保护中心)为独立核算部门(副科级、事业)、攀枝花市西区图书馆为独立核算部门(股级、事业)。
(二)机构职能
攀枝花市西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要职责:拟订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政策措施、规范性文件,加强文化广播电视阵地建设,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创作导向,负责本系统、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组织推动全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业发展,拟订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融合发展。管理全区重大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活动,指导全区重点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全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促进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产业对外合作与市场推广,制定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并组织实施,推进全域旅游。指导管理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事业,推动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创作生产,扶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的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作品,推动各门类文化艺术及艺术品种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负责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推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组织实施公共服务重大公益工程和公益活动,深入实施惠民工程,统筹推进文化和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进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行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组织实施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挖掘、保护与利用工作,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市场发展,对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市场经营活动进行行业监管,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规范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市场。管理和指导全区文物保护利用与考古工作、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区文物安全,履行文物行政督察职责。监督管理全区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事业,负责地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推进全区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传承、普及、弘扬和振兴工作。负责对各类广播电视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会同有关部门对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及内容进行管理。负责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发展,推进“三网”融合。负责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监测和安全播出的监督管理,指导、推进应急广播电视体系建设。承担全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文物对外以及对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审批服务便民化等工作。
(三)人员概况
截至2024年末,攀枝花市西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不含区文化馆、图书馆)共有编制22个,其中:公务员4个,事业12个,临聘6个。实有人员16人,其中公务员4人,事业9人,临聘3人。
二、部门资金收支情况
(一)收入情况
区文广旅局2024年全年预算收入6909.0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6887.06万元,占总收入99.68%;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支出22万元,占总收入0.32%。
(二)支出情况
2024年财政资金支4866.6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20.69万元,其中:人员经费489.49万元,公用经费31.2万元;项目经费支出4345.94万元。
(三)结余分配和结转结余情况
区文广旅局2024年决算收回单位国库集中支付结余资金安排攀枝花市西区广播电视户户通直播卫星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工程13.25万元、攀枝花市西区巴关河石灰石矿及周边生态环境治理项目22.92万元、攀枝花市西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4.75万元。
三、部门预算绩效分析
(一)部门预算总体绩效分析。根据部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总体绩效”涉及二、三级指标进行逐项绩效分析并评分,依次包括履职效能、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等情况。
1.履职效能
优化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服务体系建设。
(1)夯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一是以四川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为契机,以评促建,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流程标准化、供给方式多元化。河门口街道、玉泉街道综合文化站获评四川省特级文化站。二是落实资金30余万元,建设自动导览系统、人流统计系统、影视厅等,搭建“初心园”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宣传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进一步完善初心园博物馆服务功能。三是区图书馆数字资源系统接入“川渝一卡通”系统,实现与全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等功能。打造颜悦馆外阅读点等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建设火红年华、河门口共富大舞台两个文旅共富场景,促进文化服务阵地向社区、学校、消费等领域进一步延伸。四是2024年度完成光纤入户4个小区共计28个楼栋,布放主干线路光缆8.9km,安装2个5G基站。修订完成西区广播电视用户登记、维修处理标准并形成制度。会同三大运营商完成35家酒店的电视操作系统治理,为进一步净化视听网络奠定了基础。完成1800余户地面数字电视及直播星用户信息核查。安排经费预算5.9万元,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为广播电视公共设施和农村广电提供专业日常运维服务。五是发挥应急广播系统“平战结合”的作用,以应急管理和群众需求为目标导向,常态化为城乡居民提供时政咨询、防汛减灾、医疗健康、农业技艺等方面的节目供给。
(2)推动文化领域重点改革落地落实。一是加快实施四川智慧广电示范区建设。目前项目已全面进入系统搭建、终端设备安装阶段,预计12月完成建设并通过市级终验。二是完成西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中心、格里坪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及各村代办点的挂牌、服务承诺等服务规范上墙工作,制定印发了《攀枝花市西区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等六大体系标准,全力推进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向均等化、优质化发展。三是西区三线红色文化公共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管理项目再次成功入选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性项目,连续两年获得专项资金共计100万元。四是在全市率先推出文创雪糕,将“攀枝花”“苏铁”和“三线建设”等文化元素巧妙融入产品实体及外包装,并荣获第五届天府文创大赛暨红色文创大赛优秀奖。西区图书馆入选首批省级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单位。
做实文化惠民文章,助力全民精神共富。
(1)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多元化供给。一是持续深化打造苏铁剧场、苏铁书苑、苏铁画苑、苏铁艺苑等四张特色群众文化品牌,常态化开展文化“十进”活动,今年已累计开展文艺演出21台、节会游园活动13次、“全民阅读”活动45次、文艺文化服务下基层120余次。开展“非遗进万家 视频直播家乡年”、文艺鉴赏等主题内容宣传推广活动50余期。二是推出“菜单式·订单式”“文艺文化辅导下基层”等融合教育培训的特色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共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三是创编《苏铁花开·时光里》《傈僳祝酒歌》等优秀文艺作品,代表攀枝花市参加四川优秀群众文艺团队百团汇演及四川省乡村魅力竞演大赛。创编舞台剧《宝鼎风华》,并将代表西区参加建市60周年集中展演。
(2)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一是完成西区普查工作机构及实地普查队伍组建,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以来发现的40处文物保护点位(单位)的实地核查工作并完成国土空间地理位置测绘,为文物保护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立基础。二是建成西区首个非遗工坊友芳酒厂,新挖掘友芳古法酿酒技艺并纳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三是以金沙漆画、民间剪纸等非遗项目为重点,以格里坪小学、市第十九小学为依托,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传习活动100余次,惠及师生3000余人次。四是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通过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续写历史文脉、弘扬三线文化。
坚持提质量优设施,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1)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一是已完成火红年华项目主体工程施工及文化景观打造。探索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四川四耀文旅有限公司对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启动康养民宿改造工程,招引餐饮、购物等业态,完成研学方案及课程的编制,对标对表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力争年底完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申报。二是水墨金沙提档升级,完善步道涂鸦和彩绘、美术展陈小品设置,植入太空舱、共富集市等业态,新增摩托艇、皮划艇等水上娱乐设施,成为我市近郊亲水休闲度假,市内外游客观江景、享休闲、漫生活的打卡目的地。截至目前,已成功吸引周边市州及市内约21.12万余人次(其中,2024年国庆节期间接待游客1.21万人次,同比增长1295.35%);辐射全区各景区景点以及住宿、餐饮、娱乐等消费场所接待游客53.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5亿元,带动消费约2.78亿元。三是2024年相继举办“暖暖的花城 灵秀西区”文创雪糕发布仪式、“三角梅文化艺术周”“万人诵中秋”等重大文旅活动,进一步全面展示三线文化及“一区一城”建设成果,吸引大量游客来西区游览消费。截至目前,西区接待游客已突破100万人次,同比增长174.52%;实现旅游收入8亿余元,同比增长187.86%,两项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仅国庆期间,西区接待游客7.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92.21万元。
(2)文旅产业发展出新彩。一是包装《攀枝花苏铁自然遗产保护建设项目》并积极向上争取支持,超常规推进项目建设,特事特办,外派工作小组赴蓉驻点开展工作,大幅压缩常规工作周期(近50天),成功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5000万元,确保上级资金按时下达。二是推进火红年华项目建设,5月试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团建党培、研学体验和各类考察团队184个、5794人次,散客8000余人次。三是“水墨金沙·庄尚生活”项目建设带动集体经济增长10%,解决就业岗位30余个,市级主要领导多次莅临指导,是全市沿江生态修复示范、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和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示范项目、共富新场景基本单元。四是“文旅+研学”发展成效凸显,截至目前,西区新增市级研学基地2家,区级研学基地1家,现有市级研学基地共4家,截至目前,辖区各研学基地累计接待研学师生超5.63万人次(位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长196%,实现营业收入1622万元。
(3)文旅宣传营销有突破。一是推出以“凤凰花开”为主题的西佛山至玉泉街道特色赏凤凰花旅游线路,以“冲浪玩水”为主题的西佛山水上世界至苏铁福镇水上乐园戏水线路,以“亲子休闲”为主题的庄上村丽新园艺花卉基地至水墨金沙亲水休闲游线路,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选择。二是积极到丽江、华坪、香格里拉、雅安、成都、上海、杭州等地宣传推介,发放《行走西区》《食在西区》文旅手册,广泛宣传西区的景区景点、旅游线路、美食特产等,扩大西区影响力,吸引市内外游客来西区旅游。三是文旅宣传营销取得突破,发布旅游推文13篇,拍摄推送文旅宣传短视频50余个;通过电视台、网红大V等进行推送,浏览、转发、点赞量达110万余次,累计浏览量达50万余次。四是将文旅工作成效形成“暖暖的花城·文创雪糕”开发推广工作情况、庄上村“水墨金沙·庄尚生活”幸福美丽乡村项目打造情况等专题签报7篇,获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5次,重点从文旅融合发展、公共服务供给优化等方面,探索西区文旅发展追赶跨越特色道路。
2.预算编制情况
2024年区文广旅局严格按照西区财政局预算编制通知和有关要求,按时按质完成报送决算编制等工作,并按时提交部门预算编制草案,不存在应编、未编、错误列编,西区财政局根据预算编制草案,进行审核,批复2024年部门预算收入670.59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463.39万元、日常公用支出38.57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2.81万元、项目支出145.82万元。
3.财务管理
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涵盖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制度执行严格,确保财务工作有章可循;财务岗位设置科学分工,明确岗位权责,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避免兼岗带来的风险;资金使用规范上,严格把控资金审批流程,确保每一笔资金都按照规定用途、标准和程序使用,杜绝挪用、滥用等违规行为,保障财务工作有序进行,维护财务安全与规范。
4.资产管理
高度重视闲置资产管理,建立动态清查机制,定期梳理闲置资产明细,通过内部调剂、共享使用等方式,将闲置设备、办公用品等调配至需求科室。同时,在资产系统内对固定资产及状态及时进行更新,优化资源配置,显著提升资产利用率,有效避免资源浪费,为机关高效运转提供有力保障。
5.采购管理
严格按照采购管理文件要求执行,采购前精准预算编制,结合实际需求科学规划;采购中坚持公开透明,严格执行采购程序;采购后加强验收与监督,确保物资质量达标,同时强化档案管理,保障采购全程留痕、规范有序。
(二)部门预算项目绩效分析
常年项目绩效分析。该类项目总数17个,涉及预算总金额6388.37万元,1—12月预算执行总体进度为68.03%,其中:预算结余率大于10%的项目共计4个。
阶段(含一次性)项目绩效分析。该类项目总数17个,涉及预算总金额6388.37万元,1—12月预算执行总体进度为68.03%,其中:预算结余率大于10%的项目共计4个。
1.项目决策
以2024工作安排为参考,以2024年工作计划为依据,预算安排共计6909.06万元,以不断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及时发现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升工人服务质量,提高政策知晓率。投入成本与预期产出及效果相匹配,成本测算依据充分。同时在支出过程中,严格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合理控制成本,确保资金投入与支出比例合理。当年实际支出4866.63万元,执行率70.43%。
2.项目执行
项目实施期限主为2024年1月至12月,由区文广旅局申报,西区财政局审核批复,主要用于保障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经费、苏铁自然遗产保护区项目各项工作开展,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审核,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的公开机制、评审机制、跟踪检查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3.目标实现
2024年区文广旅局预算资金6909.06万元由区财政局纳入一体化管理平台统一管理,专款专用,资金拨付执行审批程序,使用规范,入账手续齐全。
(1)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专项工作经费的预算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报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资金使用符合项目预算批复,项目开展不超预算成本。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制度,同时财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和检查,做到财务会计资料信息真实、及时、完整,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各项制度执行落实较好,资金使用较为安全规范。项目开展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2)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带动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3)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
2024年度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各个项目有序开展,整体支出平稳,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效益目标。
(三)绩效结果应用情况
本单位所有开支均按照财管管理制度执行,资金的使用严格把关,机关的日常工作运行基本得到保障。绩效评价对全年工作目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强调部门目标的层层分解与传递以明确岗位职责提高执行力,为明年的工作开展及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单位将绩效自评结果运用到下一年工作的统筹安排、项目资金划拨及按照工作任务的重要性来明确资金使用上,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质保量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绩效自评工作完成后将结果放在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目中公开公示。
四、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评价结论
2024年区文广旅局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较科学准确,真实地反映了本单位财政收支情况,较好完成年初绩效目标任务,自评优秀。评价得分97分,其中总体绩效62分,项目绩效35分。
(二)存在问题
一是在资金安排和使用上仍有不可预见性:如在预算执行中,有时会因临时新增重要的工作任务或者人员增加发生新的费用,而年初预算时很难精确测算相关支出,导致预算执行中需要追加经费;二是因为个别专项工作需按照上级部门安排部署开展,本年度无法完成,导致项目资金结转下年。
(三)改进建议
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编制的精准性及预算项目的可实施性,加强资金使用动态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9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