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在攀枝花市西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
西区人民政府
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
我受区政府委托,现将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上半年,全区财政工作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努力克服经济增长放缓、税收质量不高和土地市场转弱等因素影响,全力推进财政收入达成目标、重点支出合理高效、预算管理科学精细、运行风险安全可控,财政运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上半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收入情况。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882万元,同比增长4.6%。其中,税收收入5,179万元,同比下降5.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2.6%,税收收入下降原因主要为企业缴纳土地交易契税减收、耕地占用税退税等一次性税收减少760万元以及办理区本级增值税留抵退税150万元;非税收入10,703万元,同比增长10.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7.4%。
支出情况。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720万元,同比增长28.1%。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上半年,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79万元,均为国家物流枢纽格里坪物流仓储配套项目土地出让金今年缴纳部分,同比下降84.1%;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263万元,同比增长218.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4,167万元,同比增长125.9%。
(三)政府债务情况
上半年,累计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5,300万元(其中,20,000万元用于化解隐性债务,5,300万元重点投向再生资源、老旧社区改造、消防救援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息11,655万元(其中,再融资债券还本6,925万元,区级财力还本1,640万元、利息3,090万元)后,6月底政府债务余额为241,75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22,274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19,481万元),控制在财政厅核定的政府债务限额267,493万元内(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31,888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35,605万元),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紧扣收入稳增长目标,全面统筹“开源”
一是齐抓税费精诚共治抢收入。加大区级部门工作联动,梳理形成西区2025年财政收入挖潜增效工作清单,凝心聚力、顺利实现收入“双过半”目标。针对重点税源企业,做实做细税源分析,及时共享信息,积极清缴欠税302万元。挖掘资产处置、罚没收入、矿业权出让收益等增收潜力,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确保非税颗粒归仓,完成非税收入10,703万元,同比增长10.6%。二是积极主动向上争资。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紧抓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一揽子化债政策等重要机遇窗口,通力协作、强化争取,上半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98,047万元,同比增长17.4%。紧抓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政策窗口期,两批次通过联审联评项目33个,成功发行提前批新增专项债券5,100万元。三是大力盘活财政资源。开展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及资金清理核查,盘活资金统筹用于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和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上半年,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7,651万元。
(二)应对预算紧平衡状态,优化支出“节流”
一是推动过紧日子常态长效。深入贯彻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强化预算约束,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压减非刚性、非急需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上半年,压减一般性支出50万元、调整优化支出结构386万元用于化解债务。二是推动政府采购规范透明。持续加强2025年采购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等环节的资金监管,从源头杜绝“豪华采购”“重复采购”“闲置采购”现象,实现政府资源节约与资金使用效率“双提升”。上半年,累计批复采购预算1,947万元,同比下降13.4%。三是推动项目评审提质增效。充分发挥财评在控制投资、节约有限财政资金上的作用。上半年,已评项目13个,审减金额572万元,审减率6.8%。
(三)突出财政逆周期调节,集财多元“共富”
一是惠民生彰显财政“共富”温度。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筹集财力向就业创业、困难群体救助、医疗保障、教育助学等重点民生领域倾斜,保障民生实事顺利开展。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做好财力统筹、库款调度,确保“三保”支出不留缺口。上半年,安排“三保”支出22,279万元,全力保障基层政权平稳运转和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需求,分别为2102名困难群众、3248名残障群体购买“共富保”和“花城保”保险,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切实兜牢基本保障底线。二是惠企激发市场“创富”活力。持续落实普惠金融、消费促进等政策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上半年,推动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办理全口径增值税留抵退税2,627万元;发放财政金融互动奖补资金290余万元,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企业贷款投放,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辖区金融机构新增发放贷款5.4亿元;开展惠企政策兑现,拨付企业奖补资金288万元,助力企业技改扩能、转型升级;拨付“两新”资金627万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改善消费条件;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积极落实政府采购预留份额政策,授予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354.3万元,占全区政府采购合同总额的24.9%。三是保要素促产业发展“奔富”。扎实做好全区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激发工业强区“新动能”。上半年,安排征地拆迁、项目招引资金3,685万元,保障银河化学含钒固废资源多元素提取综合利用、川能投制氢基地等重点项目工业项目招引落地;安排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园区物流大道等资金3,879万元,进一步完善提升园区配套,助力园区成为经济蓄势腾飞的主阵地;安排乡村综合治理、道路建设资金1,682万元,支持和美村庄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四是保基础建设补短“筑富”。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优化城乡融合“新业态”。上半年,安排资金5,057万元,支持大气和水污染防治、燃气管道更新、生态修复;安排资金7,688万元,推动老旧小区、保障性安居住房改造,实施城市路灯亮化;安排资金608万元,构建城乡外联内畅交通网络,全力支持大水井棚户区、宝鼎金沙小区等配套路网建设,落实农村客运、公交补贴;安排资金1,392万元保障森防、食品药品监管、地灾防治等重点领域工作顺利开展,全面提升应急防灾减灾能力。五是“三链融合”带动基层“致富”。通过出台措施、整合资源、谋划项目、带动就业、收益反哺“五步走”模式,依托国有平台资金、资源优势与社区公司属地运营经验,“1+6”联合组建攀枝花七鑫众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新国企引领社区经济富民新模式,发挥国资信用优势成功获批1,000万元综合授信,实现国企专业化运营盘活存量资产约10000平方米,实施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11个点位总装机容量达800kW全面建成并顺利并网发电,预计年收益达85万元;引入连锁商超、商用车充电桩等业态,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800万元,年收益160万元,带动就业超200人;以芒果试点,打通邮政特色农产品网销渠道,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超100万元。实行“同股同权”利益分配,反哺社区用于增设公益性岗位、完善公共设施及帮扶困难群体等民生项目,形成“资产入股—收益再投资—反哺集体”的良性循环。
(四)致力资金高效率使用,改革创新“增效”
一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开展绩效目标审核评估,送审金额16,290万元,审减2,065万元,审减率达12.7%,资金绩效导向和厉行节约原则进一步凸显;开展2024年度预算项目绩效自评,自评率达100%,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二是加强国资国企监管。制定《攀枝花市西区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深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聚焦“多层架构、财务金融风险(过度负债)、资产闲置浪费”等十大突出问题,谋划区属国有企业新一轮主营业务优化调整,推动企业间局部整合与内部重组重构,推动区属国有企业提质增效、规范运营。上半年,鼎信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8,299万元。三是强化数字财政运用。运用“一体化”平台、债务穿透式系统,加强财政收支、债务状况等关键指标动态化监控,敏锐洞察潜在风险点,为财政管理提供翔实数据支撑和科学决策依据。
(五)保障财政稳定性运行,牢守底线“风控”
一是守住债务风险底线。聚焦到期法定债务偿付关键任务,积极对接政策支持,成功争取到再融资债券6,925万元,按期足额偿付到期法定债务本息11,655万元,未发生债务逾期违约事件,有效维护了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债务安全。二是筑牢财经纪律红线。持续开展集中整治工作,规范乡镇财政资金使用监管,排查问题38个,完成整改31个,移交问题线索1条,全面强化财会监督震慑力。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上半年财政运行情况良好,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今年财政预算执行仍存在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主要是新增财源尚在培育,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民生保障、基层运转等刚性支出持续增长,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债务包袱十分沉重,偿债压力高位运行,严重挤压其他领域支出空间。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加强研判和统筹,采取有力举措,竭力做好下半年财政工作。
(一)全力统筹资金资源资产,练好聚财增收“基本功”
一是积极组织收入。切实发挥税费精诚共治合力,加强收入分析和调度,进一步抓好大宗税源征收管理。继续实施企业奖补、减税降费等政策,培育吸引优质税源扎根西区。重点挖掘资产处置、资源经营、罚没收入、矿业权出让收益等增收潜力,全力培育稳定增长点,确保收入足额均衡入库,完成31,000万元收入目标。二是大力向上争取。落实向上争资考核机制,兑现2024年度向上争资奖励经费,根据全区向上争资计划,梳理向上争资方向和目标完成情况,制定清晰、具体、可量化的考核标准;聚焦“两新两重”、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牢牢把握上级政策资金投向,做好项目包装储备,千方百计争取更多中省转移支付补助、超长期国债、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力争全年向上争资同比增长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二)全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资金分配“精准性”
一是严格支出管理。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坚持“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严防各种违规操作和年终“突击花钱”的行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二是保障重点支出。落实“分级分类”原则,科学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优化资金投向,重点倾斜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领域,挤出财力优先保障“三保”、专项等刚性支出,民生事业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以上。三是聚焦共富建设。突出财政资金精准多元投入,确保资金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效用,夯实共富建设基础,切实缩小区间发展差距,让发展成果普惠共享。深化国企引领示范,撬动金融资本聚焦各社区差异化发展培育特色产业项目,实现“三链融合”带动社区经济发展并反哺社区治理,持续赋能现代化社区建设。
(三)全力深化财政改革创新,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
一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进一步打破固化的分配格局,腾退低绩效、非急需的支出项目。按照“先定事后定钱”安排原则,所有基本建设支出安排必须“先定规划、政策,后定项目、资金”,确保不超出政府投资能力和财政承受能力,有序推进项目实施。着力构建覆盖所有资金的绩效管理体系,强化绩效结果的运用,真正做到绩效评价结果的好坏直接与财政资金安排额度相挂钩,坚决扣减低效甚至取消无效资金。二是加强国资国企监管。全面落实国企预算管理、投资管理,加强经营情况跟踪指导,通过资产处置、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和到期贷款展期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实现年度债务有序链接,防止出现债务违约风险,推动在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安全支撑等方面形成标志性成果,在确保完成2025年利润总额目标的同时,力争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四)全力防控财政金融风险,筑牢财经运行“防护坡”
一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在合理空间继续争取政府专项债券和再融资债券,提前做好到期债务偿还计划。严格执行“1+8”隐性债务化解方案,稳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债务增量。二是严防区域金融风险。坚决打击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妥善处置辖区非法集资风险事件,引导金融机构合规经营,切实维护全区金融、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三是做好财政资金监管。继续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工作,重点加强各项财政专项资金、民生资金的检查,防止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保证资金安全,坚决维护财经纪律。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下半年的各项财政工作任务艰巨,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如履薄冰的紧迫感,积极发挥财政职能,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和“一区一城”建设做出财政贡献。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9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