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6日在攀枝花市西区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
西区人民政府
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3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以审议。
上半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 全区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区委全会决策部署,努力践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要求,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持续改善民生,深化预算改革,严肃财经纪律,抓牢财政可持续风险防控,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和“一区一城”建设提供财力支持,财政运行情况总体平稳。
一、上半年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收入情况。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434万元,还原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9.9%,按自然口径计算增长154.9%。其中,税收收入6,163万元,还原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1%,按自然口径计算增长89.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8.8%;非税收入15,27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1.2%。
支出情况。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63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1%。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收入情况。上半年,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65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909万元,占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85.4%。
支出情况。上半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66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0.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1,66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2%。
(三)政府债务情况
上半年,累计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3,26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2,260万元,专项债券1,000万元)、再融资债券转贷收入19,420万元,偿还到期政府债券20,420万元后,债务余额为160,89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23,019万元,专项债务余额37,880万元),控制在核定的政府债务限额185,38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46,276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9,104万元)之内。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聚焦强基提能,积极支持经济企稳向好
一是惠企政策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继续执行增值税留抵退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制度性减税政策,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支持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各项结构性减税举措,突出强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增强市场主体可持续发展动能。上半年,全口径减免税费26,609万元,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二是想方设法挖潜增收,财源建设协同推进。拓展组织收入来源,细化组织收入措施,持续做好辖区内税收征收入库工作,及时掌握税源动态,堵塞征管漏洞,增值税回补效应显现。规范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特许经营权出让收入、“两教”附加等重点收入及时入库。上半年,“双过半”收入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三是研究政策精准发力,争取资金工作取得成效。深入研究宏观政策投向及上级产业政策,梳理争取重点,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分工,做好对接汇报、项目储备和申报等工作,全力争取均衡性转移支付、保障性安居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上级补助资金。上半年,全区成功争取各项上级补助资金67,888万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坚持有保有压,持续提升统筹保障能力
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持之以恒办实事,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用好用足政策红利,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是预算执行管理提质增效,财政资金投向更明确合理。落实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序列,上半年,安排“三保”支出35,191万元,切实履行“三保”支出责任。持续加大就业创业、困难群众救助、医疗保障、教育助学等重点民生领域投入,上半年安排民生支出31,129万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5%,民生福祉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二是重点领域投入保障有力,践诺笃行推动地方发展。在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集中财力保障重大政策、重点项目的实施。上半年,投入1,239万元,用于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减灾等方面,为全区生产生活安全工作织牢安全稳定保护网;投入9,035万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西区城区内涝整治、宝鼎金沙小区配套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投入8,054万元,用于招商引资、百强中心镇打造、格里坪园区发展服务中心建设等重点项目,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投入2,456万元,用于土地收储、建设用地征收等方面,加快推进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三是清理盘活闲置资金,强化资源配置。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全面实行闲置沉淀资金、低效无效资金、预算结余资金清理制度,共清理盘活存量资金2,064万元,统筹用于教育、城乡社区等重点领域支出,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深化风险防控,提高财政运行水平
一是严守债务底线,妥善防范化解风险。认真落实政府债务预算管理要求,积极化解政府债务,通过盘活优质资产、向上争取资金、压减预算支出等措施筹集资金,在足额保障“三保”支出外,财力优先用于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上半年,偿还到期政府债券20,420万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二是严肃财经纪律,提升财政运行管理水平。强化财政监督监管职能,推进地方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出台《投资评审工作考核办法》《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工作考评细则》等制度,切实提高全区财政运行的规范性。组织开展落实政府“过紧日子”、预决算公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等专项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全区财政运行管理水平。三是严防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社会秩序稳定。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组织开展辖区地方金融机构检查,进一步规范小额贷和典当行的经营行为,聘请律师事务所针对存量非法集资案件开展合规性法律服务,积极做好资产处置相关事项。上半年,组织开展金融风险宣传活动4次,开展地方金融组织合规性经营检查3次,切实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高辖区群众防范风险意识。
(四)致力精细规范,深入推进财政管理改革
一是规范直达资金使用。着力构建覆盖资金分配、拨付和监管全过程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全面贯彻直达资金管理要求,及时分配下达,管好用好直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半年,全区共收到直达资金17,696万元,累计支付12,880万元,支出进度达到72.8%,切实保障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二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对全区295个项目编制了年初部门预算绩效目标,使项目资金的分配更加科学合理;开展区级部门预算整体绩效评价和财政项目(政策)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全面验收2022年度绩效管理成果。三是严审政府采购预算。深入推进政府采购“互联网+监管”改革,实现政府采购与预算管理一体化,明确据实采购原则并压减采购限额标准,积极创建节约型机关。年初共批复采购预算1,345万元,同比下降51.2%。四是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将债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管理等业务纳入一体化系统管理,进一步促进数据共享共联,为财政资源统筹提供有力抓手,夯实预算管理基础,有效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五是科学高效评审项目。围绕西区经济发展布局,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节约财政投资支出为重点,充分发挥财政评审的职能,坚持“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全力服务西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上半年,接收评审项目32个,完成评审项目17个,接收评审金额12,398万元,审定金额10,588万元,节约投资1,810万元,节约率14.6%。六是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开展区属国有资产专项清理,摸排全区房屋资产93万平方米,土地179宗,面积约5,555亩,分类建立存量资产台账,精准掌握闲置和低效资产情况,为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打下坚实基础。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围绕区委“一区一城”战略目标,起草《攀枝花市西区区属企业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整合行业相近、产业相关、主业相同的子企业,推进“瘦身健体”,突出主责主业,并以市场化为导向,支持企业拓展建材贸易、产业投资、工程建设等板块业务,增加经营收入。上半年,区属国有企业完成经营收入6,269万元,同比增长601.2%,市场化运营能力和企业活力不断提升。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上半年,财政运行总体趋于平稳,但是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财政收入方面,全区缺乏经济效益好,税收贡献大的龙头企业,加上目前应调库的留抵退税省级垫付部分高达5,799万元,组收工作压力巨大,一次性非税因素拉动收入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强,土地出让形势严峻,财政增收乏力;财政支出方面,“三保”刚性支出保障压力大,棚改债务还本付息、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支出保障难度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管理方面,一些领域存在支出标准过高、资金绩效不佳等问题,预算绩效管理需提质增效;财政风险,债务风险依然严峻,持续扩大的支出缺口将严重冲击财政平稳运行,可能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加强研判和统筹,继续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改进。
(一)全力组织收入,完成目标任务
税收收入方面,围绕年初预算目标,突出措施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开展税源调查、税收专项治理、欠税清缴等工作。及时掌握重点企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分析税收增减变化因素,靠前服务,做到应收尽收;积极争取财政厅支持,将留抵退税省级未调库部分5,799万元分年度调库,减轻2023年组收压力,确保完成全年税收收入目标12,700万元。非税收入方面,加强国有资产资源盘活利用,将优质资产公开出售,形成收益;充分利用辖区资源,挖掘智慧停车棚充电桩、分布式光伏等项目特许经营权,拓宽非税收入增收渠道。规范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加大征缴力度,“两教”附加、罚没收入等足额及时入库,确保实现全年非税收入目标15,800万元。基金收入方面,充分利用省级化工园区和320万吨焦化产能指标优势,加大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力度,算好土地收储资金平衡账,加快实现土地市场化出让,力争完成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4,000万元。
(二)精准向上争取,做大综合财力
一是修订完善向上争取资金考核办法,全力调动向上争取资金积极性,力争2023年向上争取资金同口径增长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二是坚持用好用足国家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等政策利好,密切跟踪中央、省预算内资金投向,明确项目资金争取重点,压实争取资金主体责任。围绕全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高质量编制储备项目,提高专项资金争取成功率。三是加大向上汇报力度,全面反映西区实际困难,争取上级财政部门在分配均衡性转移支付、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等财力性补助时给予西区倾斜支持,争取财力性补助1亿元。
(三)严格支出管理,提升资金绩效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立足西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聚焦聚力现代化建设重点任务,结合区情把准资金投向,把有限财力花在刀刃上。一是严格保障序列,坚持把“三保”和偿债支出放在预算安排和库款调度的优先顺序,确保基本民生、人员工资、部门运转、债务本息及时拨付到位,守住财政保障和风险防范底线。二是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按照区人代会批准的预算执行,严格财政资金审批程序。三是优化支出结构,通过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和全面实行财政资金“三项清理”制度等方式,腾出财力统筹用于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的落实和各项重点领域资金保障,并分类制定欠款化解计划,逐步消化历年欠款。四是规范工程款支付,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来源进行审查,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作为业主实施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先落实资金来源,并强化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论证,再结合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合理划定保障序列。
(四)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一体化建设。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通过全流程整合预算管理各业务环节,优化预算管理要素、业务流程和控制规则,全面提高财政预算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二是提升绩效管理质效。进一步推动预算和绩效管理深度融合,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健全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强化绩效评价通报机制及结果应用。三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根据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备案操作规程,科学合理确定政府采购计划,严禁无预算采购、重复采购和低效采购。
(五)强化各类监管,防范化解风险
一是加强债务管控,兜牢风险底线。全面贯彻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决策部署,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预算管理要求,将政府债务规模始终控制在规定限额内,积极向上争取政府再融资债券和新增债券,延长债务期限,优化债务结构,缓解偿债压力。指导国有企业做好债务链接,防范和化解债务逾期风险。二是规范国企监管,防控经营风险。加强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运行、债务风险动态监测、财务、产权、投融资等事项监管,提高市场风险意识,确保依法经营。不断拓展国有企业经营渠道,扩大建材贸易、仓储物流、工程建设、新能源、文旅、园林绿化、矿产资源开发等板块市场份额,增强企业自身经营效益,提高盈利能力,确保实现2023年经营性收入2亿元、力争3亿元目标,推动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面对新目标、新任务、新挑战,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我们将坚定信心,实干笃行,充分发挥财政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全力以赴完成年度预算和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高质量建设现代化西区贡献财政力量。
以上报告,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9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