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应急管理办公室
关于2014年部门决算编制的说明
按照决算管理有关规定,2014年部门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主要职能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协助区政府领导同志处置重、较大突发事件,协调有关预防预警、应急处置、事件调查、事后评估和信息发布等工作;编制全区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修订完善区政府总体应急预案;指导全区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及实施和全区应急体制、机制建设,指导全区应急队伍、应急指挥平台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指导和协调全区抗灾救灾工作,协调处理减灾救灾相关事宜;建立驻区部队与地方的应急联动机制;组织指导全区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应急演练和对外交流合作;办理区政府应急管理方面的文电、会务和督查调研工作;负责区政府值班工作。负责区政府法制工作,负责全区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负责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制定工作,依法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负责区民族宗教工作,管理全区民族事务,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负责地方志、党史工作。
(二)2014年主要工作
1.修订西区地震应急预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制定西区通信保障应急预案,指导督促各街道、镇、部门及中小学建立和完善本单位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三网一员”建设;认真落实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做到有备无患。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避震知识。组织协调各部门、街道、镇、学校多次开展防震救灾宣传活动和应急救援演练,如河门口街办5.29地质演练、8.6地震演练、8.30地震纪念日全区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等,及时刊登工作动态、地震常识、震情通报等信息。6月-10月汛期时段,按照专人值班、领导带班制度,全天候值守岗位,做到灾情上报零延误,应急处理及时、有效,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2.民宗工作有力开展。推动实施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各项政策措施,帮持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增产增收。一是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向市民宗委争取到3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格里坪镇庄上办学点改扩建工程;争取到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工作经费10万元;争取到城市民族维稳及培训工作经费7万元。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及时兑现惠农补贴,落实粮食直补657户1.47万元、农资综合直补656户15.24万元、良种补贴2088.4亩2.4万元,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共计承保413户保险费5.92万元,其中中央省市区财政补助4.42万元,增强农户抗灾减灾保增收能力,确保筹资筹劳不超过农民负担的上限控制标准。积极推进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庄上旅游新村打造成果显现,大麦地民族村养殖、种植业齐发展。二是改善信教群众宗教生活条件。协调西佛寺建设进展顺利,往生堂进行内外部装修装饰,平江天主教堂礼拜堂完成主体建设,进行内外装修装饰。依法加强对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新建清香坪街办金沙社区少数民族事务服务点,推动杨家坪、康家坪社区民族工作“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矿建社区彝族妇女陆学英荣获“2013年度感动四川十大人物”称号,成为攀枝花市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市民;开展宗教政策法规知识学习月活动与法律进寺观教堂活动,加大非法宗教活动治理工作,切实维护民族、宗教界的和谐稳定。
3.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工作。一是建立依法决策机制。修订西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建立区政府常务会议、部门办公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对于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重大决策,都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未经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的不得提交讨论、作出决策。规范性文件审查和备案率均达100%。二是建立权力清单体系。围绕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正公开、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的要求,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建立政府行政权力清单、行政审批项目清单、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等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治化,杜绝权力设租寻租。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对办事环节、审批资料、审批时限、收费项目等进行了再规范,加大并联审批力度,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办事环节减少10%,审批资料减少20%,审批时限压缩50%,收费项目减少30%。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0项行政审批事项(行政许可),承接市级部门10项行政审批(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公开行政审批事项147项,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积极做好政府核准的部分投资项目的核准,最大限度地缩小审批、核准范围。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制定实施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四是强化权力公开运行。按照省、市要求,全力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平台建设,确保行政权力阳光、透明运行。全区25个重点单位(部门)全面完成了行政权力目录、流程录入和廉政风险点、监察点设置等工作,实现了行政审批(许可)、行政处罚网上公开运行。对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予以全面公开,未按规定公开的,不予作为行政和执法的依据;对政务信息和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在政府公众信息网进行全面公开。五是强化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网络监督的作用,对政府投资、政府采购、重大工程建设、资源转让等重点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六是充分利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资源,进一步强化行政调解。全年区级行政执法部门共依法组织调解行政纠纷97起。七是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对96196热线进行升级改造,打造“5+2、白加黑”集求助、投诉、咨询于一体的人工服务热线,全年共受理各类求助、投诉、咨询700余起,社会反响良好。
4.编辑出版《西区年鉴(2014)》、《西区执政实录(2013)》。9月出版《西区执政实录(2013)》,10月出版《西区年鉴(2014)》,为社会各界了解、研究西区提供了最新资料。指导部门志编撰工作,《攀煤集团志》已于11月出版,《攀枝花市西区政协志》、《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志》、《攀枝花市西区十二中校志》完成初稿,《攀枝花市西区审判志》完成资料收集。继续编撰《中国共产党攀枝花市西区历史》、《中国共产党攀枝花西区历史大事记(1973—2010)》。
二、部门概况
(一)基本情况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机构有法制办、地方志、民宗局、政策研究中心等。因单位财务分离,2013年11月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从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将将部分人员编制(参公编制9人,事业编制15人,行政编制1人)划入。2014年实有参公人员7个,事业人员13个。
(二)机构人员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因干部人事调整,2014年我办共有5名人员变动,其中,2名参公人员调入,1名事业人员调出,2名事业人员调入。
三、收支决算总体情况
2014年西区应急办收入决算总额为377.66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377.14万元,上年结转收入0.52万元。
2014年西区应急办支出决算总额为377.6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54.5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4.6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8.5万元。
四、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该部门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其他相关工作。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是用于保障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54.56万元,主要用于: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行政运行、一般行政管理事务、事业运行和民族事务支出。
(二)住房保障支出14.6万元,主要用于住房公积金的支出。
五、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情况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
2014年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
(二)公务接待费
2014年公务接待费2.35万元,较2013年决算数下降52%,主要原因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厉行节约,调整和规范了公务接待相关要求。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西区应急办2014年有公务用车编制2个,配有公务用车2台。截止2014年底,我办未新购置车辆。2014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7.48万元,较2013年决算数下降32%。主要用于车辆所需的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支出。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9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