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服务是最优的发展动能。日前,区工商联联合区法院开展“送法进企 法助共富”专项行动,通过一线走访、精准普法、机制护航,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以法治精度滴灌营商沃土,为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注入司法动能。
一线走访把脉问诊,精准把脉企业需求
“合同履行中遇到的纠纷,能不能请法官给我们支支招?”“员工工伤赔偿的标准不太清晰,这方面该怎么规避风险?”在攀枝花市泓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向走访组抛出一连串疑问。
这场面对面的对话,正是专项行动的生动缩影。走访组先后走进四川嘉兆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攀枝花市泓岩科技有限公司等24家区工商联会员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一线员工深入交流发展现状。从市场拓展的瓶颈到资金周转的压力,从合同条款的模糊地带到劳资关系的微妙平衡,逐项梳理企业经营的痛点清单。
聚焦合同履行、劳资纠纷、债权追讨等高频法律问题,走访组现场收集企业诉求建议14条。“不是泛泛而谈,而是盯着我们最挠头的问题讲,这种靶向问诊太解渴了。”一个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受访企业的共同心声。
精准普法量身定制,提升企业法治素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保护企业经营自主权,像你们这种新材料企业,技术专利保护可以依据这几条……”在四川嘉兆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法院干警结合企业研发密集、合作方多的特点,逐条解读法律条文。区工商联工作人员发放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等普法图册。
针对企业财务流程、合作协议、用工制度等方面的风险漏洞,开出31项法律建议处方。结合不同企业的规模、业态,分类推送普法内容,让法律知识真正对得上需求、解得了难题。
“以前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这次法官和区工商联同志上门,既帮我们理清了合同纠纷的症结,更让我们明白合规经营才是长远发展的护身符。”一家受访企业负责人的话,道出了法治意识提升带来的底气。
机制护航常态长效,护航企业良好发展
“法治护航不能是一阵风,得靠机制让服务长流水、不断线。”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
依托全市首家“民营企业之家·政企同心荟”和全省首家“园区检察官法律工作站”,西区已构建起区工商联+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司法局+智达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服务机制:通过“万所联万会”活动打通律所与企业对接通道,借助法律“绿色通道”实现涉企纠纷“快立快审快结”,每年至少组织会员企业开展法律风险防范等方面培训2次。
每年开展统战部长“面对面+键对键”沟通协商活动,建立“一企一档”跟踪服务机制,采取“订单+菜单”立体化模式。今年以来,开展活动2次,实地调研10次,收集企业意见建议11个,成功协调解决企业追讨账款、施工现场树木清理、调整电价计费方式等问题9个,正在办理问题2个,办结率81.8%。为企业提供融资、产权办理、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持续服务,实现涉企服务常态化、长效化。
法治护航不止步,共富路上再发力。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法商联动模式,以店小二式的精准服务,让法治春风护航企业发展,为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筑牢法治基石。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9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