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网站欢迎你!

2016年11月16日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6-12-06 阅读次数: 来源:西区政府办公室

政府工作报告

20161116在攀枝花市西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  卢 瑜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五年来的工作,对今后五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查,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西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十届区政府班子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力实施“三年脱困攻坚”和“四大发展战略”,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克服宏观经济下行、煤矿停产整顿等不利影响,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在艰难中平稳发展。预计2012年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从85.7亿元增加到113.4亿元,年均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11亿元下降到1.46亿元,年均下降8.9%;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从4.33亿元增加到5.02亿元,年均增长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60.6亿元增加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3.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3.1万元、1.6万元,年均增长8.8%、10.1%。

五年来,我们迎难而上,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二三一”的产业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工业强区”“三产富区”战略,全力推动西区从传统煤及煤化工基地向综合型特色产业基地转变。

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主动淘汰煤炭、建材、电力等行业落后产能,关停企业60家,关闭矿井13处,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传统产业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泰能工贸完成钒钛合金汽车零部件生产转型,泓岩科技完成高炉烟道灰提取次氧化锌技术攻关,恒达板簧新建20万吨高晶钒钛汽车板簧生产线。工业体系从一煤独大向多业支撑转变,设立3000万元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着力培育发展机械装备制造、新型能源、钒钛材料等新兴产业,邦钛科技木质纤维素、中电国际50兆瓦光伏发电等重大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国鑫机械、比撒列环保科技积极筹备上市。格里坪工业园区先后被授予省级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称号。预计2016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49亿元,年均增长9.3%

第三产业稳步提升。康养旅游品牌效益逐步彰显,西佛山、苏铁福镇、庄上旅游新村具备接待能力,全区康养旅游床位达到3280张。成功举办苏铁文化旅游节、庄上狂欢水宴、西佛山蓝花楹节等系列节庆活动。五年累计接待游客7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71亿元,年均增长40.8%。生产性服务业向规模化、网络化延伸,新启物流项目一期投入使用,攀青物流建成攀西地区首家煤炭电子交易中心,鑫铁物流成为全省首批物流重点联系企业,瑞德国际智能物流园、东盟跨境电子商城加快推进。全区铁路货物吞吐能力突破1000万吨,基本形成立足攀枝花、辐射川滇的现代物流高地。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优质化转变,引进北京华联、国美电器、太平洋影院等多家知名连锁商贸企业,清香坪、大水井、河门口、格里坪四大商圈基本成型。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预计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6.3亿元,年均增长13%;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9亿元,年均增长11.5%

精品农业特色鲜明。加快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噹噹鸡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梅子箐芒果基地创建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基地,丽新园艺建成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盆花基地。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社23家、农业企业22家、家庭农场13家。着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格里坪农村电子商务中心投入运营。预计2016年农业总产值实现1.88亿元,年均增长6.5%

五年来,我们克难攻坚,城乡面貌崭露新颜。坚持片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双管齐下,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攻坚,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现代化宜居新城区初现雏形。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丽攀高速西区段、沿江快速一二标段建成通车,启动大水井城市路网建设,全面完成格福路、玉巴路等6条道路改造,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74公里,路网密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金沙水电站年内实现截流,梅子箐水库完成主坝填筑,观音岩引水工程格里坪段实现供水,巴关河防洪治理工程全面完成。枣子坪、大水井变电站完成扩容升级,供电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加快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维修扩建农贸市场5个,新建农贸市场2个;续建垃圾处理场1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成清香坪—大水井、陶家渡、格里坪工业园3大片区控规修编,编制城市空间发展、沿江景观打造等12个专项规划。全面加快城市核心区建设,蓝湖国际二期、宝鼎金沙、书香御景等楼盘形成成熟生活区,福广金城住宅部分交付使用,星瑞时代广场B区完成主体建设,老法院旧改项目进入基础施工,商品房累计开工56.21万平方米,建成27.21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4.19平方米,较2012年增长13.1%

特色城镇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迈出新步伐,格里坪镇纳入全国重点镇、全省第三批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金沙滩、梨树苑等5个新村聚居点投入使用,新增2条农村客运线,水泥硬化道路实现“村村通”。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启动19个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庄上、经堂、苦荞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五年来,我们铁腕治污,生态环境显著改观。深入实施“环境靓区”战略,圆满完成环境综合整治三年攻坚,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了从“黑珍珠”到“绿翡翠”的转变。

环境整治亮点纷呈。按照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破立并举的思路,累计投入资金28.23亿元,完成环境综合整治项目56个,取缔各类堆场94处,淘汰落后产能400余万吨,空气质量达标率从2012年的78.4%提高到2016年的95.7%。创新环境治理体制机制,探索形成石漠化治理与景区开发相结合的“西佛山模式”,生态恢复与新村建设相结合的“金家村模式”,污染治理与旧城改造相结合的“席草坪模式”,环境整治与产业转型相结合的“新启模式”,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区域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

生态绿化成效显著。大力实施绿化、美化行动,加快推进石漠化治理和矿山迹地恢复,启动尖山植被恢复、岔河采石场修复等13个项目,完成新庄大火山片区159亩石漠化土地修复,沿江、摩梭河等5个片区234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新增植树造林4000亩,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到9.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1%,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3.8%

“五创联动”扎实推进。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基本达标、力争通过验收”的总体目标,严格把握节点进度,集中人财物统筹推进“五创”攻坚,累计实施各类创建项目12个。完成河门口公园、新庄高速出口等15项城市景观打造,创建花园式单位(社区)12家,花园农家乐、酒店4家。圆满完成省级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任务,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复审。

五年来,我们锐意进取,改革开放活力迸发。坚持把改革、创新、开放作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着力破解体制机制瓶颈,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各项改革全面深化。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加快流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减少到161项,非行政许可全部取消。积极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降低创业准入制度性成本,激发市场活力,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708户。严格落实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实现减税621万元,企业税负下降32个百分点。顺利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承接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任务,成为全省首家省属企业“三供一业”改造移交试点区县。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有效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与四川大学、昆明理工、四川钒钛产业研究院等9家科研机构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产学研合作力度不断增强。完善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扶持体系,鼓励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国家专利148项、科技成果42项、省市科技进步奖21项,争取科技创新资金4000余万元。注册商标70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突破2亿元。

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深化区域交流合作,与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街道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邦钛科技、雅化恒泰等6户企业产品远销海外。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突出南向发展”战略布局,加快推进东盟国际商贸城建设,以举办中国·攀枝花—东盟国际商贸合作交流暨东盟商团入驻活动为契机,促进攀枝花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实现经济贸易深度融合。积极组织参加西博会、科博会、知名企业四川行等重大招商活动,先后赴北京、深圳、重庆等地举办招商项目推介会14次。签约引进天脉钛业、瑞德国际智能产业物流园等重大产业化项目56个,招商引资总到位资金339.5亿元,年均增长10.5%

五年来,我们统筹兼顾,民生福祉大幅提升。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惠民稳区”战略,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先行先试改善民生。在财政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五年累计整合资金29.2亿元,完成民生工程、民生实事538项。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1322套,竣工分配8327套,保障性住房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积极开展棚户区、煤炭采空沉陷区居民搬迁,安置江南片区居民5543户。率先实施矿区低收入困难群体帮扶试点工作,围绕“三就两安一低保”精准施策,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16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户次和人次实现“双下降”。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就业创业培训1.1万人次,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106人,发放就业创业优惠补贴7600余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低于控制水平。扎实开展国有企业分流职工再就业工作,河门口建成“省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国企改革困难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参保缴费规模和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清欠农民工工资1.43亿元。有序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成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3个,社会化养老机构5家,创建省级养老服务示范社区4个、市级养老服务示范社区2个。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完成三十六中小异地重建,十八小、三十七中小改扩建,加快推进格里坪小学扩建。组建十中、三十一中小、三十六中小三大教育集团,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总体水平居全市前列,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免费开放“两馆”,建成河门口“三线建设”文化阵地、傈僳山歌文化传承基地,“苏铁剧场”群众文化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全面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1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五年来,我们凝心聚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坚持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作为聚民心、汇民力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平安西区建设,确保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成功创建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区,连续三年无新增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扎实开展全国电子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健全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下沉计生、低保、医保等服务事项73项。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45件、政协委员提案341件,区长信箱720件,办结率100%

社会治理成效明显。按照“总量不减、逐年递增”的原则,不断加大社区建设资金投入,城乡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探索形成“准物业管理”“四让工作法”“四步工作法”等居民自治模式。基层组织建设成果丰硕,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个,全国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4个,省级文明村2个,市级综合性和谐社区3个、特色社区11个,培育各类社会组织115家。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集中开展重点区域社会治安专项整治,清香坪、河门口、陶家渡实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覆盖,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连续两年居全市第一。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全面排查信访遗留问题,化解信访积案204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六五”普法圆满收官,“七五”普法有序铺开,五年累计办理法律援助1017件。

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深刻汲取“8·29”煤矿事故惨痛教训,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按照“五级五覆盖”和“五落实五到位”要求,切实加强煤矿、食品、交通、消防、危化品、非煤矿山、特种设备等行业和领域安全监管,深入实施“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确保安全生产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河门口、清香坪街道创建为省级安全社区,大湾子煤矿完成半机械化改造,32家重点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区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三年大幅下降,成功实现国家煤矿安全生产重点监控县、四川安全生产重点监控县“双摘帽”。

五年来,统计、物价、税务、人防、老龄、慈善、双拥、民族、宗教、档案、打私、地方志、残疾人、扶贫移民、妇女儿童、质量监督、机关事务、国防动员、应急管理、防震减灾等工作也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新的成效。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艰难曲折,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区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结果,更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历届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西区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只有坚决贯彻和落实好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才能在日益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推动西区加快转型,再铸辉煌。

——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停步。只有用改革破解难题、靠创新增添动力,才能实现更高水平、更好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

——必须始终坚持狠抓落实不放松。只有勇于直面矛盾,不回避、不退缩,以超常规举措推进各项工作,才能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必须始终坚持改善民生不懈怠。只有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得民心、顺民意,把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规模偏小,重大项目支撑不足,产业结构有待加快调整优化。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三是少数干部执行力、开拓力不强,担当精神和创业激情不足。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奋力开创西区转型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工作部署

 

今后五年,是西区转型脱困的攻坚期、跨越发展的机遇期、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看到,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纵深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特别是四川自贸区正式获批、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纳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范围,为攀枝花推进“四个加快建设”、形成四川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宝贵机遇。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经过43年的开发建设,西区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环境整治、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五年,随着一批新兴产业项目的陆续投产,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对外通道体系的逐步完善,西区的发展优势将进一步凸显。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我们将在历届区政府班子奠定的坚实基础上,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接力奋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大发展战略”“两个跨越”和市委、市政府“四个加快建设”“四区驱动”战略部署,围绕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三四五六”发展思路不动摇,全面实施产业富民、城市宜民、环境亲民、和谐惠民“四大为民工程”,努力把西区建设成为产业兴盛、城市繁荣、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幸福美丽城区,奋力谱写西区全面振兴崛起新篇章。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实力更加显著。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产业更加兴盛。全力推进工业重构、三产提质、农业增效,工业转型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精品农业加快发展,基本实现从单一的煤及煤化工基地向多元的特色工业基地转变。

——城市更加繁荣。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产业蓬勃发展,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初步实现从老工矿区向宜居宜业幸福美丽城区转变。

——环境更加优美。环境整治成效凸显,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成天蓝、水净、地绿的生态新西区。

——民生更加殷实。民生改善步伐不断加快,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空气质量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

为实现这一系列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扎实推进产业富民工程

按照“做大做强工业、做优做活三产、做精做特农业”的思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稳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

(一)以产业集群为核心,加快培育工业支柱。坚持把工业作为立区之本、强区之基、富民之源,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引进培育,围绕打造“三大产业集群”推动工业重构。

坚定不移培育三大产业集群。抢抓中国阳光康养试验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重大政策机遇,延伸钒钛精深加工产业链,培育壮大钛终端产业园、钒钛钢铁循环铸造产业园、康复康养器具产业园“三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钛终端产业园建设,积极引进配套钛材及钛延伸加工企业,推动低关联同业竞争模式向高关联同业互补模式转变,形成钛终端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钒钛钢铁循环铸造产业园建设,大力引进机械设备制造和配套企业,不断完善全产业链布局。结合阳光康养产业发展,引进培育康复康养器具制造业,瞄准产业高端,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提高康复康养器具制造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坚持不懈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帮助华益能源、翰通焦化等重点企业盘活闲置产能,探索利用原煤直接制取压缩天然气。引导洗煤集中区企业分步、分批转型发展,实现洗煤行业过剩产能有序转移。依托攀创科技还原铁粉、蜀攀工贸炉渣综合利用等项目,加大二次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引进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加快推进竹林坡光伏发电项目,引进发展太阳能组件、电气设备等配套产业。抢抓“缅气入攀”能源结构调整机遇,提前谋划LNG加气站站点布局,培育发展清洁能源汽车改装、维护等配套产业。

(二)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不断激发三产活力。坚持把第三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不断提升阳光康养、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等主导产业层次,推动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

提升康养旅游产业品质。依托尖山观景台、五〇三地下战备电厂、大水井城市生态公园、金沙滩漂流基地等重要节点,加快推进金沙画廊康养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完善西佛山、庄上·梅子箐、苏铁阳光谷等景区配套服务设施,丰富餐饮美食、休闲娱乐、民俗文化等旅游业态。拓展康养产业内涵,促进康养与生态农业、运动健身、医疗保健、康复治疗等产业协同发展。搭建统一的旅游营销平台,统筹做好康养旅游产品和线路设计,形成错位发展、联动营销的整体品牌效应。依托丽攀、攀大、攀盐等过境高速,打造大香格里拉旅游圈重要驿站,力争2021年旅游收入突破60亿元,年均增长22%加快现代物流提质升级。引导鑫铁、攀青、新启物流根据产业结构、市场前景变化,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营方式,扩大格里坪省际物流园区影响力、辐射面,打造立足川滇、面向东南亚的枢纽型物流园区。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瑞德国际智能产业物流园建设,培育发展集现代物流、配送服务、组装分装、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2.5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丰富商贸服务产业形态。加快清香坪、席草坪等特色街区、主题商圈打造,依托福广金城、星瑞时代广场等新兴城市综合体,吸引、汇聚一批高品质商贸服务业,不断优化商圈形态、集聚消费人气。围绕电子商务、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消费热点板块,加快培育限上商贸主体。整合医疗、交通、养老、家政、社区服务资源,搭建综合性便民服务平台,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三)以品牌培育为核心,稳步提高农业效益。坚持把品牌培育作为发展精品特色农业的核心手段,向品牌要效益,以品牌促发展,探索建立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推动一三产业深度融合。

突出品牌培育。挖掘黑鸡枞、苏铁山药、京亚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培育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牌。加快格里坪现代农业集成创新示范农庄、庄上·梅子箐生态农业产业园、金家村傈僳风情园等项目建设,培育发展融生产、生活、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观光、体验农业。强化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高山花椒、晚熟芒果、噹噹鸡等特色农产品壮大种植、养殖规模。搭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打通生产、流通、销售环节壁垒,推动特色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夯实产业基础。以纳入全省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县为契机,加快推进金家村高标准农田整理、“五小”水利、灌区渠系配套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凝聚产业发展动能。坚持以创新为支撑,以开放为突破,以服务为抓手,互促互进,相辅相依,推动发展方式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经济提质增效。

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共享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围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钒钛深加工、机械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建立产业技术联盟,整合资源,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增创新创业孵化载体5个。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东盟国际商贸城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全市打造“四川南向门户”再立新功,加强与东盟各国在经济、贸易、旅游、文化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帮助重啤集团、恒达板簧、邦钛科技等企业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逐步扩大贸易出口额。依托格里坪工业园区“川商产业园”平台,借助华坪县在区位、交通、电力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产业合作,探索共建丽攀跨省工业园,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强化要素保障服务。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多措并举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引导企业通过动产抵押、股权出质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能力。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力争更多企业纳入直购电、富余电量消纳等政策“盘子”,更多项目获得专项资金支持。加快推进供水、供气、电力、通讯等基础建设,完成格里坪、河门口、陶家渡水厂升级,确保金沙水电站2020年并网发电。加强与铁路部门沟通协调,帮助企业争取出攀运费优惠,降低物流成本。鼓励盘活存量土地,帮助攀煤、云南省金沙江木材水运局等国有企业盘活闲置厂房和土地,统筹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争取指标,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

二、着力塑形象提品质,扎实推进城市宜民工程

按照外塑形象、内炼品质的要求,加快推进城市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配套功能、创新管理机制,逐步实现从老工矿区向现代山地阳光花园式城区转变。

着力完善基础配套。做好大水井码头、新宝鼎大桥建设筹备工作。重点推进玉泉大道、大水井城市路网、新庄至河石坝城市主干道建设,确保田家湾西侧城市主干道投入使用,配合做好攀盐、攀大高速等过境通道建设。通过PPPBLT投融资模式,加快推进沿江快速通道西区段建设,基本形成“四横三纵一轴”的路网结构。优化城区电力、通信、供排水管网布局,统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逐步实现供气管网全覆盖。全面完成攀钢、攀煤等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实现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物业管理规范有序。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以大水井城市生态公园、瑞德国际智能物流园等重大项目为突破口,加快大水井、新庄两大片区开发,实现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推动清香坪片区城市建设提档升级,确保星瑞时代广场、福广金城如期投入使用,文化岛三期项目有序启动。压茬推进老法院、铸钢厂、中铁二十三局、五〇三电厂家属区、新法院北侧等地块旧城改造,逐步提高城市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拓宽房地产去库存渠道。加快推进金沙水电站库区景观打造,形成集水上运动、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滨江亲水景观带。围绕苏铁中路、清乌复线、丽攀高速等主要过境通道,开展街道立面治理、边坡挡墙绿化、视野区生态修复,打造一批立体层次丰富、季相变化合理、花城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

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探索开展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管干分离、以费养事、特许经营等模式,逐步将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养护等事务交由市场承担。整合城管、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执法力量,形成联合、联动、联治的常态化综合治理机制。加强数字化城管系统应用,提高城市管理动态化、精细化、精准化水平。扎实开展城市“五乱”专项治理,着力破解交通拥堵、占道经营等“城市病”,打造规范有序、整洁卫生、环境优美的市容市貌。

三、着力抓治理优环境,扎实推进环境亲民工程

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开发的思路,以“五创联动”为抓手,深入实施净空、净水、净土“三净”行动,促进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让西区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

以防促控。严控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审批,杜绝新增污染源。强化环境监测和环保执法,全面加强点源、面源、开放源控制,确保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以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为重点,推进火电、建材、煤炭等高污染行业脱硫、脱硝改造,实现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加快新庄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确保工业废水100%达标排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不低于85%

以控促治。突出抓好大气污染综合整治,积极开展工业、道路扬尘污染专项治理,推进大宗物料运输方式转变,确保建成区烟尘控制覆盖率达到100%。围绕重金属、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突出问题,推进土地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加强高炉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废利用技术攻关,确保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工业固废利用率超过90%。加大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技术推广力度,促进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确保重点用能企业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以上。

以治促建。巩固全省区域污染综合防治试点示范区创建成果,按照政府引导、各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旧城改造、产业升级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实现从“环境换增长”向“环境促增长”转变。围绕指标短板、投入瓶颈、联动软肋三大薄弱环节,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推进“五创联动”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四、着力强保障增福祉,扎实推进和谐惠民工程

坚持兜住底线、突出重点,不断强化民生保障,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确保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住房、就业、社保等问题。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2834套在建保障房建设,完成1.16万套棚改任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确保2021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5%以上,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医疗救助和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就业促进工程,探索开展困难群体就业创业与社会救助联动试点,加大城乡重点群体帮扶解困力度,确保2018年全区低收入困难群体减少45%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以三大教育集团为依托,全面深化学区化管理改革,减小校际间差异,实现整体发展。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深挖“三线建设”历史文化遗产和傈僳族、水田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具有西区特色的文化品牌,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全民健身、竞技比赛等体育活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创新诊疗就医机制,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着力创建健康西区。

创新推进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加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制度,建立充满活力的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体系。不断扩大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动态化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深入开展“七五”普法,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全面加强安全监管。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和闭环动态管理,严防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强化安全生产科技支撑能力,加大先进、适用安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实施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全面完成省级“安全社区”创建任务,不断提升全社会整体本质安全水平。

 

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要实现上述目标,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至关重要。未来五年,新一届政府将以加快发展为己任,以人民满意为标尺,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高效政府和廉洁政府。

一、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坚决执行区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落实重大事项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和向区政协通报制度,切实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广泛接受群众、媒体和社会监督。进一步完善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增强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认真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公示等制度,规范约束行政执法行为。

二、创新施政,建设服务政府

以管理创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行政审批权限下放接管工作,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限。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加快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整合公众信息网、电子政务大厅、96196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资源,建立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各部门、各行业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

三、狠抓落实,建设高效政府

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我们将紧紧围绕区第十次党代会和本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层层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层层狠抓落实,确保重点工作责任到人、进度有序。严格执行重点项目推进倒逼、重点工作限时办结等系列制度,推动区政府部门以超常规举措开展工作。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健全权责一致、规范有序、相互协调、运行高效的部门协调联动推进机制,进一步提高区政府各部门工作效率。强化跟踪问效,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重点项目建设跟踪督查,杜绝机械式、拖延式、折扣式、低效式执行。

四、从严治政,建设廉洁政府

自觉学习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让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格按照“一岗双责”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制度和细化责任,从严教育、从严管理,层层传导压力和责任。深化惩防体系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重要环节的风险防控,加强对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整治和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保障发展、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时势日新,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干部群众,以坚韧不拔的信念、只争朝夕的精神、克难攻坚的锐气、勤政务实的作风,深入实施“四大为民工程”,为把西区建设成为产业兴盛、城市繁荣、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幸福美丽城区,实现全面崛起振兴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2.5产业:指介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中间产业,既有服务、贸易、结算等第三产业管理中心的职能,又兼备生产中心和现代物流运行服务等第二产业运营的职能。

“三四五六”发展思路:围绕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三个翻番”目标,纵深推进工业强区、三产富区、环境靓区、惠民稳区“四大发展战略”,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大发展理念”,重点实施产业振兴、城市更新、环境提升、内引外联、扶贫帮困和治理完善“六大工程”。

BLT模式:私营企业通过“建设-租赁-转让”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PPP模式:公共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优化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

两个跨越: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奋力推进四川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

三大产业集群: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以钛终端产业园、钒钛钢铁循环铸造产业园、康复康养器具产业园建设为依托,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

三大发展战略: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将国有企业家属区水、电、气和物业管理职能从企业剥离,转由社会专业单位实施管理。

三就两安一低保:就业、就医、就学,安定、安居,低保。

四大发展战略:工业强区战略、三产富区战略、环境靓区战略、惠民稳区战略。

四大为民工程: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实施产业富民工程、城市宜民工程、环境亲民工程、和谐惠民工程。

四个加快建设: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中国钒钛之都、中国阳光花城、中国康养胜地、四川南向门户。

四区驱动:市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建设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国家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创建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试验区。

四步工作法:格里坪镇景怡社区探索建立的“群众选人、大家管事、共同干事、绩效评估”工作方法。

四让工作法:清香坪街道路南社区探索建立的“让居民说了算、让居民自己干、让居民自己管、让居民互相帮”工作方法。

四横三纵一轴:四横即丽攀高速、沿江快速通道、省道310线、清乌复线;三纵即攀大高速、攀盐高速、省道216线;一轴即玉泉大道。

五创联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五证合一: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合一的登记制度。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访问量: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552195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1402682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403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