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设立“街头涂鸦艺术街区”,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名片的建议》(第54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西区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名片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区文广旅局高度重视该建议,全面推进设立 “街头涂鸦艺术街区”,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名片的工作,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制定管理规范的建议
依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攀枝花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对涂鸦相关管理规定已有明确规范。一是在西区开展涂鸦活动,必须提前向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
提交申请进行审批与备案。二是在内容审查方面严禁出现煽动性、暴力、侮辱性违法内容,涉黄、涉恐、歧视性言论,未经审批的商业广告以及损害公共利益或他人权利的内容。在公园、艺术街区等场所,鼓励积极向上、富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主题,如展现西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等。三是必须使用环保无毒、符合国家标准的涂鸦材料;涂鸦前,需对载体进行安全评估。四是遵循“谁创作、谁负责”原则,涂鸦创作者需定期对作品进行自查,及时修复褪色、剥落部分。对于违规涂鸦,责令责任人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依法代为清除,费用由责任人承担,并依法予以处罚。
二、关于公共设施涂鸦范围的建议
一是自2020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100万余元,在金家村、庄上村两个3A级旅游景区内,以乡村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为主题,在输水管道、广场、空白墙等地进行大型环境涂鸦美绘,涂鸦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同时对道路两旁的栏杆也进行装饰,与大型墙绘涂鸦相互呼应,通过艺术创作让村庄焕发新生机,向游客和村民讲述村庄的历史与文化,助力旅游新村的打造,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二是与区级相关部门加强协同,深化与国网供电等大型企业的合作,对西区凉风坳隧道至河门口初心园路段的电箱开展涂鸦美绘,以苏铁、三角梅、向日葵、蓝花楹、苏铁山药等西区特色花卉和果蔬为主题,展现西区的丰富物产,同时在主城区精心打造3D效果美绘涂鸦电箱5个,让群众更直观、更立体地感受西区的山水人文。在河门口等路段,绘制以“三线精神”为题材的电箱美绘,让市民在日常出行中感受三线建设时期的奋斗精神。据统计,西区城市美绘涂鸦项目涉及主城区电箱200余个,总面积达155平方米,成为街头独特的风景线。三是深化文旅融合,着力提升网红打卡点的活力和吸引力,会同镇(街道)以丰富的凤凰花、蓝花楹资源及三线文化资源为依托,利用围墙、边坡、堡坎等,采取涂鸦、彩绘等艺术形式,打造文化墙、网红墙30余处。
三、关于加强与商家合作的建议
高度重视与商家的合作,以实现涂鸦艺术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产权许可为核心的前提,一方面在星瑞时代广场商业街区及玉泉广场部分ktv外墙进行涂鸦美绘装饰,以卡通人物、动漫场景及热门动漫角色为主题,色彩鲜艳明亮,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和儿童的目光;同时以时尚的图案、线条和色彩组合为主,营造出潮流、前卫的氛围,与商业街区和KTV的时尚定位相契合。另一方面,将持续积极引导商家参与涂鸦艺术街区的建设与运营,在商业体“红线范围”内(如商场内部墙体),不触及法律禁止内容,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商家将店铺外立面作为涂鸦创作的墙面,通过与涂鸦艺术家合作,打造具有个性与创意的店铺形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消费。
四、关于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议
近年来,我区部分中小学校结合校园文化节、艺术周等契机,一是开展主题涂鸦创作活动。组织学生广泛参与“我爱攀枝花”百米布面漫画涂鸦大赛、操场地面漫画涂鸦活动展示,作品融合了攀枝花本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元素;开展“二十四节气”沙画创作、“攀枝花水果系列”漆画创作、石头画等主题创作实践活动,将地方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通过组织师生手绘涂鸦墙面,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又将儿童漫画涂鸦有机融入到了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升了校园氛围和内涵。二是探索课程体系建设。辖区内各学校正积极探索艺术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市三十一中小已形成儿童漫画校本课程体系,并于2016年成功承办省级教学成果“儿童漫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推广活动。市十八小沙画、市十九小漆画校本课程正有序开发。课程覆盖小学至高中全学段,形成阶梯式、特色化的艺术教育课程架构。三是拓展校园文化载体。系统化推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涂鸦艺术为核心,构建多层次文化展示体系,通过组织师生涂鸦艺术实践活动,累计完成校园涂鸦墙30余面、井盖美化100余处。市三十一中小被授予“全国儿童漫画创作基地”,出版儿童漫画系列校本教材7本,开发系列文创产品苏铁娃娃玩偶、漫画图案的帆布包、笔记本等,将绘制的漫画与生活紧密联系。
五、关于加强维护与更新的建议
为切实保障街头涂鸦艺术街区的品质与活力,西区构建起“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动态更新”的全链条维护管理机制。区文广旅局负责组织专业艺术团队、文创企业开展部分街区整体规划与涂鸦创作,以艺术视角挖掘西区三线建设精神、民俗文化特色;区教育和体育局充分发挥校园美育阵地作用,组织中小学生参与主题创作实践,将涂鸦艺术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激发青少年创意活力;属地(镇)街道作为管护主体,牵头组建由城管、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构成的专职巡查队伍,对因自然侵蚀、人为损坏的涂鸦作品,第一时间联系涂鸦作品牵头部门,启动修复程序,确保艺术效果长效呈现。同时,结合西区产业发展、节庆活动等动态变化,通过融入新元素、展现新风貌,让街头艺术始终焕发时代生机,持续擦亮西区特色文化名片。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文化建设的关心与支持,下一步,我区将持续深化部门协作,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推动街头涂鸦与城市风貌、校园文化深度融合,全力打造西区特色文化品牌。
攀枝花市西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5年7月7日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910065